调查与研究 第38期 赴江苏省供销社考察报告 按照省供销社四代会筹备领导小组安排,6月13日~16日,省社考察组一行6人,由王立来副主任带队,赴江苏省就供销社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学习。此次活动采取实地考察和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先后现场参观学习了南京市高淳区桠溪中心社、特色中国·南京馆、高淳水产批发市场、天河商城、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江宁区横溪供销社、秣陵供销社、岗山超市、赶超网电商平台、江苏先农电子商务公司、江苏省棉麻集团龙潭物流中心、苏果超市马群配送中心、句容市郭庄购物中心、郭庄纪兵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郭庄农村消费合作社、华达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华阳农资配送中心、茅山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近20个现场,并在江苏省社、江宁区社召开座谈会,系统交流了两省供销社系统近年来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经验做法。考察学习期间,大家边看边议,深刻感受到江苏省供销社系统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改革氛围,学习了解了诸多先进经验和做法,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江苏省供销社系统目前有设区市供销合作社13个,县级供销合作社85个,基层社1145个。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全国总社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突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落地见效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全面加强基层社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着力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发展,努力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2016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9941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利润47.97亿元,增长3.2%。 一、主要做法 (一)广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江苏省积极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制定下发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指导意见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标准,推动全系统积极参与,形成特色优势,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优势,依托社有龙头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积极推进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重点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现有社员3218户,养殖面积13.68万亩。联社坚持“专业合作、区域联动、品牌共享、绿色发展”的方针,实施“五统一”(统一苗种繁育、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品牌营销)管理,推动水产养殖业“四化”(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养殖、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建设,开展广泛合作,形成规模效益,培育的“固城湖”螃蟹品牌成功申请为中国驰名商标,让联社成员共享品牌效应,联社真正成为社员的利益共同体。2016年联社为社员推销水产品5.68亿元,社员户均增收1.08万元,带动养殖、经销农户10万多户。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按照“农民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流转、全托管、半托管、定制式个性化服务,推进全服务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服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服务。截至2016年底,全省建成16000多个农村综合服务社,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系统土地托管等规模化服务面积达450万亩。句容市供销社牵头组建30多家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统防统治面积达40万亩,其中郭庄镇纪兵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机具50多台套,投入资金500多万元,服务面积超过10000亩。三是稳步开展农村信用互助。按照积极稳妥、风险可控的原则,以服务农民生产和中小型涉农企业为重点,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中心社于2010年组织创办农民资金专业合作社,帮助社员、会员解决农业发展中融资难问题,目前共有社员2702人,累计投放社员互助金1.65亿元,社员分红1410万元,惠及农户4208户,在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创业等方面发挥了其他金融组织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健全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提升流通服务功能的“重中之重”,以“线上交易、线下配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重点,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努力提升农村现代流通水平。一是积极推进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市县有运营中心、乡村有服务站点”的总体思路,通过自建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江苏省供销社于2015年成立先农电子商务公司,重点打造“地平线”电商综合平台,负责整体运营、市场推广、品牌打造和技术培训;市县供销社成立电子商务公司,设立“名特优农品馆”,全面对接“地平线”平台;乡镇、行政村分别实现综合服务社和电商服务点全覆盖,做到上下贯通、协调运转。2016年“地平线”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55亿元,全系统创办电子商务公司达到89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经营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分别有263家和357家,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170亿元,同比增长224.8%。二是改造提升基层服务站点。积极实施农村流通网络信息化改造,组织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全力推进160家省定经济薄弱村农村综合服务社改造提升任务,重点充实电子商务服务、物流配送服务、基础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着力破解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前一公里”问题,全面提升农村流通效率。推动苏农公司“供销网城”参与农村综合服务社改造提升。目前“供销网城”已在全省24个县(市、区)布点318个。三是持续拓展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功能,提升水平,扩大销售,2016年农产品交易额达1900亿元,同比增长16%。大力推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先农电子商务公司创办的“We社团”,让农村专业合作社、特色种养殖农户直接与城市社区对接,以社区团购、预售的模式帮助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同时让城市居民享受更多绿色、天然、高品质的农产品,提升城市居民消费品质。 (三)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牢牢夯实为农服务基础。江苏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由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文件,通过创建“三体两强”基层社示范社、改造薄弱基层社、探索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等,全面提升供销社基层组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对全省基层社进行全面清查,建档立卡,完善基础台账,将基层社按照发展层次划分为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实力较强、运行较好、为农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基层社,按照自主经营实体、农民社员主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和综合实力强、为农服务能力强的总体要求,全面升级做强。“三体两强”示范基层社资产总值、销售总额、盈利能力、运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辖区内农村综合服务社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有牵头组建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系统500个薄弱基层社,按照“六有”(有证照、有场所、有标识、有人员、有收入、有为农服务项目)标准要求,由县级社统筹规划,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有企业投资、自筹资金、吸纳社会资本、农民社员入股等多种方式改造提升,促进基层社发挥组织功能,巩固服务阵地,拓展经营业务,扩大与农民的合作,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二是探索发展综合性合作社。在抓好基层社分类改造的同时,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为核心,在9个基层社开展试点,探索形成既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又有普通农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的“农综社”, 重点在生产合作、信用合作和消费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开展生产、生活综合性服务,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建成200~400个。句容市郭庄农村消费合作社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单位社员6家、个人社员482人,入股股金分别为2000元和200元,统一颁发社员股金证。社员在消费合作社下属的农机合作社可享受原服务价格的9折优惠,在合作社下属的便民超市消费可享受9折返利。自消费合作社成立以来,两个便民超市入社社员日消费达6000元,全年预计消费300万元,入社社员可享受返利30万元;两个农机合作社每年可服务10000-12000亩,为入社社员节约生产成本100万元。 (四)完善联合社治理结构,不断增强为农服务活力。江苏省供销社将完善行业指导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双线”运行机制作为重要方向,认真研究联合社运行机制,积极推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增强为农服务活力。一是不断优化联合社行业指导。按照综合改革要求,主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省社“三定”方案,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设置。进一步完善三会制度,单独设立监事会办公室,对于推进依法治社,反映社情民意,强化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积极推动县级联合社参公管理,目前已有53家县级联合社机关被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切实加强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指导意见》《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以管资本为主管社有企业。聘请北大团队设计资产管理模式,形成一个报告、四个方案,着手成立了社有资产运行平台,省社所有企业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由省供销社一名副主任兼任平台董事长,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真正以企业管理企业,以市场管理企业,以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实现社企分开、双线运行。二是全力主推社有企业转型发展。省供销社与本级企业签订《主要经济发展责任状》,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制定十项方案和行动计划,指导社有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为农服务活力和实力。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成为服务“三农”的生力军,带动系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江苏省供销社参股的苏果超市有限公司,是江苏最大的连锁超市企业,截至2016年底,网点总数达到2000家,员工总数4万人,年销售规模达到288亿元,其建设的马群物流配送中心占地260余亩,软硬件环境在国内企业专属物流当中居领先地位,目前年配送能力已超过100亿元。 二、经验启示 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在社有企业改革发展、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以及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创树了很多先进经验。江苏与山东邻接,都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省情社情有很多相似之处,认真学习江苏省供销社创出的这些好经验、趟出的这条好路子,对于进一步深化山东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必须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供销社要生存下去,需要开展市场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获取收入、维系运行;但要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独特优势,办成以农民为基础的合作经济组织,广泛吸收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供销社当中来,通过强化组织、共享收益等形式,结合成为关系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在全省范围内探索建设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不断拓展和延伸服务链,开展全方位、系列化服务,打造成为融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消费合作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坚持了供销社的“姓农”方向,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供销社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农民,供销社的发展也是以为农服务为基础,供销社脱离农民那就与普通市场主体无异,成为离开了大地的英雄,失去了依托,也就没有优势可言。实践证明,要把供销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以共同进退的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的认可和支持。 (二)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必须以壮大自身实力为基础。随着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民群众期盼快捷便利、优质平价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等供应服务,期盼高效的农产品营销服务,期盼多样化的生活综合服务等等,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供销社系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服务功能、服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群众要求,必须通过综合改革,增强自身实力,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体现供销社的作用和价值。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在销售总额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16年更是将近1万亿,约占全国供销系统总量的五分之一,这就是供销社自身实力雄厚的体现。如南京市江宁区供销社社有企业岗山超市,拥有11个直营连锁店、200多个加盟连锁店,一个配送中心,网点覆盖全区90%的社区和行政村,2016年销售总额达8亿元,有效保障了城乡生活资料消费品市场的供应和安全,彰显了供销社企业在促进商贸市场繁荣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为农服务不仅仅是供销社的口号,也是供销社需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要扛好为农服务这面大旗,就必须在做大做强上狠下功夫,通过壮大自身实力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三)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必须加强全面合作开放办社。合作经济属性是供销社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本质特性,也是供销社的独特优势所在。供销社不是行政单位,也没有掌握垄断性资源,是在完全竞争的领域开展经营、为农服务,只有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充分吸纳所有有助于供销社发展的力量为我所用,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很容易掉队甚至被市场淘汰。江苏省供销社系统一直坚持开放办社,在联合合作、互利共赢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如句容市供销社参股的茅山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与全市120多家专业合作社、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联系,销售本市及周边县市农产品300多种;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联合20多家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省内5个地市设立养殖基地,充分发挥了规模效益,赢得了市场上的话语权。坚持“开放办社”不仅是供销社性质、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供销社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展广泛的联合合作,有效发挥供销社组织优势、规模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多分享整个产业链条带来的收益。 (四)推动供销社综合改革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稳妥推进。深化改革既要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厢情愿、脱离实际。江苏省供销社在推进综合改革中,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相对较高的现实情况,在发展城市供销社、加快社有企业改造升级等方面重点发力,突出了重点,打造了亮点,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各地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过程中,应当重点把握其是否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所以说改革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不能贪大求全,盲目跟风,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案,让改革的各项内容落地生根,真正发挥作用。 三、几点建议 (一)着力抓好基层基础,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关键在基层,根本靠实力。县及县以下供销社在销售总额、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等方面占据了全省供销社系统总量的绝大部分,也是整个系统当中为农服务最直接、与农民联系最密切的部分。可以说供销社基层强不强,决定了整个供销社系统强不强。要以建设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为导向,以“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为抓手,坚持政策、资金、精力向基层倾斜、向基层聚力,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组织,尽早实现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业服务公司、电商服务平台设立及业务开展,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电商运营中心、农村综合服务社、为农服务中心、村社共建在全省范围内全覆盖,切实增强基层为农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利益分享机制,密切与农民组织和利益联结,夯实改革发展的基层基础。 (二)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为农服务强大根基。社有企业是供销社经营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是供销社自身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要成为党委政府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主力军,就必须加快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做强做优做大。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实现社有企业联合合作,通过资本联合、并购重组、股权置换、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社有企业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在优势行业形成整体市场竞争力,培育打造一批行业龙头。 (三)健全完善双线运行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实现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有利于进一步明晰对社、企各自职责,引导联合社机关重点把握社有企业为农服务方向,加强社有资产监管,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推动社有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实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有利于供销社系统充分整合社企两方面的资源,发挥机关“公益线”和企业“市场线”的优势,在“三农”大局中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 (考察组成员:王立来、李业兵、苏鹏、孙丰帅、亓乐群、刘东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