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与研究 第25期 [按] 为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省社年初下发了《省供销社领导班子成员重点调研课题的通知》。班子成员围绕各自调研课题,积极组织开展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理论文章。现予以陆续刊发,供参考交流。 “3控3×6+1”双线运行机制研究 侯成君 为深入贯彻中发11号和鲁发16号文件精神,着眼理顺社企关系、密切层级联系、激发内生动力,省社创新提出以 “3控3×6+1”双线运行机制为核心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通过基层试点,初步形成了“3控3×6+1” “H”型双线运行机制的框架结构,实现了功能互补、上下联动,优化再造服务流程,聚合系统整体优势,切实构建起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 一、省(市)社层面:把握为农服务方向建龙头,统揽全局发展。在省(市)级联合社层面坚持不断深化联合社治理机制改革,推动社企分开、政事分开,控股社有企业,切实发挥省(市)级供销社统揽全局作用。 (一)理顺社有企业管理体制。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出资人制度,强化出资人职责,探索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建立灵活高效、科学决策、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成立省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省社理事会负责,定期汇报工作情况;省社理事会出资1亿元组建了山东供销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供销京东农贸等6家股权企业、天鹅棉机等4家托管企业实施全功能管理,承接可进行股权投资的财政扶持资金,承担“集团管控”和“资本投资”功能,推进系统企业资源整合和重组工作,在省社层面搭建起“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本投资(集团)公司+出资企业”的社有资本投资管理运营组织架构。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受理事会委托,在《公司法》规定的股东会权限内,对资本投资公司提报的重大事项行使审批职责;资本投资(集团)公司代行理事会出资人身份,负责对出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管理—经营”,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各出资企业坚持市场原则和为农服务方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成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 (二)加强社有资产监管。围绕社有企业管理体制新变化,制定出台省供销社出资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委派出资企业董事监事履职管理办法、出资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出资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及报告说明制度、审计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全面的企业监督管理制度体系框架。通过建章立制,逐步厘清理事会与资产管理委员会、与资本投资公司、与出资企业的职能边界,发挥好“资产管理委员会+资本投资(集团)公司”桥梁作用,有效衔接出资企业,把该管的管起来,不该管的放下去。同时,要求资本投资(集团)公司通过管资本行使有效监管职能,督促指导各出资企业制定和完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业绩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依法依章开展社有资产监管工作。 (三)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创新。针对上下级社有企业经营分散、形不成合力的问题,积极推动各层级社有企业间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鼓励支持社有企业相互参股,建立共同出资的投资平台。供销系统75家优秀企业与省财金投资公司共同组建总股本3.38亿元的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并与农业银行山东分行等4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已为公司授信30亿元,争取农行山东分行探索开发专门针对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的贷款业务,有效提升了融资服务能力。省社与淄博众得利集团、桓台供销联华农资、诸城天益供销发展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供销农业服务公司,开展飞防植保服务。省社投资2000万元成立山东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并与京东集团合资成立由省社控股的山东供销京东农贸发展有限公司。天鹅棉机由单一的棉机生产企业向农机装备企业转型升级,已试制成功并推广了棉机配套设备以及配肥设备、烘干设备、植保无人机等,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价值链。2016年4月27日,天鹅股份在沪市首发,成为全国供销社系统第二家国内首发A股上市公司,实现历史性突破,所有者权益已由5.1亿元增值到50亿多元。 (四)完善服务功能。按照“3控3×6+1”双线运营机制顶层制度设计,省(市)层面主要承担农资统采分销、日用品统采分销、农产品流通、融资担保、统防统治、96621服务热线6项服务功能。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调整资本布局,制定实施《社有企业振兴规划》,着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农业机械装备、类金融、现代农业服务四大产业板块,明确社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农产品流通,省社注册成立全资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公司涵盖6大系列,160种商品,拥有鲁供等品牌8个,制定23类产品企业标准,创建120处标准化生产基地,在12个县市区设立鲁供运营中心,拥有参控股企业4家、合作社11家;公司被评为中国果品经营100强企业,鲁供品牌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在食安山东社会公选中荣获“2016最受山东人信赖的食品品牌”。融资担保业务,省社融资担保公司已收到16个地市、37个县(市、区)112家企业报送的基础资料,总计申请贷款担保额15.79亿元,同意贷款担保意向3.78亿元,已累计担保企业在合作银行的贷款共11户12笔,实现在保金额2.36亿元。统防统治业务,省社农服公司今年完成飞防作业面积2186万亩。“96621服务找供销”热线,受理求助电话9688通,解决了一大批农民群众反映的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日照、潍坊等市政府已将96621热线服务情况纳入政府行风热线考核。 二、县级社层面:构筑农业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统领县域发展。在县级供销社,着力打造农业服务公司和电子商务两个为农服务平台,引领带动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村流通现代化,形成为农服务的整体联动局面。 一是组建县级农业服务公司。县级农业服务公司是供销社推进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平台。主要是依托农资、农产品等社有企业,与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联合合作,打造专业化、综合性农业服务公司,统筹推进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县级农业服务公司联合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并作为承接政府政策和购买公共服务的主体,构建起以农业服务公司为龙头的县级为农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已注册成立146家县级农业服务公司,实现了全覆盖。县级农业服务公司主要承担承接政府惠农政策和购买服务、农资仓储服务、大型农机具服务、对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技术培训、分享创新成果6项功能。同时,注重发挥农业服务公司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助力作用,主动向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促进三产联动,通过创新链、价值链补齐了产业链。高密望乡食品、莒南金胜粮油、枣庄贵诚、烟台农资、淄博众得利、曲阜康利源、汶上联创食品、日照凌云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创新发展电子商务。以信息化整合系统网络资源,积极构建“前台多样化、中台模块化、后台一体化”的电商模式,推进流通现代化。一是构建省级综合性电商平台。按照信息化引领、系统化整合、一体化推进的原则,抓龙头强带动、抓网络强支撑、抓融合促提升,努力构建线上线下互促、上下贯通、高效运行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目前已有93个县(市、区)接入“山东供销e家”,开设B2B/B2C县(市、区)分站180个,实现了全省县域电商“一张网”。二是支持县域电商“多样化”发展。县级供销社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授权农村电商发展职能的同时,灵活运用微电商、自媒体等手段,积极尝试社区配送、O2O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式。全省系统已开设各类县域电商平台137个,有53个县级供销社列入当地政府电子商务领导小组,22个市县供销社成为领导小组牵头单位。目前电商交易额已达152.6亿元,同比增长4.7倍。三是“模块化”构建供销电商共享生态圈。在各地多样化经营的基础上,省社平台公司依托浪潮集团的技术优势开发编程,将“成功要素”转化成标准化的信息功能模块,从“案例”变成“产品”,研制了 模块。通过这一标准化模块,保留各地电商公司经营自主权,将系统各地经营业务实现网上互联互通、共享共赢。四是“一体化”统领供销系统电商发展。省社通过构建省级综合性电商平台,提升“中间服务”能力,免费提供标准化的交易、结算、仓配等电商模块产品,统一了县域电商交易平台,使之在同一平台分区运营。全力推进县域供销电商平台建设,确保年底实现全覆盖,使之成为县级政府重点支持打造的电商平台。 三、乡镇基层社层面:以为农服务中心为纽带,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把为农服务中心作为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的枢纽,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为核心,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积极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统筹带动镇域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开展。 (一)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为适应土地托管对服务能力带来的新要求,各地供销社本着经营性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由县农业服务公司联合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建设和运营为农服务中心,形成了供销社新型为农服务主体和综合性服务平台。按照最佳效益规模,经过基层实践,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以大田作物托管服务为主的为农服务中心一般占地20亩左右,服务半径3公里,辐射面积3~5万亩,形成了“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重点开展测土配方和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贮藏或冷藏加工、庄稼医院、农民培训等6项服务功能,同时设立涉农部门服务窗口;在山区以林果等经济作物为主的为农服务中心,以山体自然形成的小流域为基本单元,服务半径约为6公里,辐射面积约为10万亩,大致形成服务圈。两者均与2001年合并前的乡镇建制区域基本吻合。目前,全省已建成为农服务中心855处,到年底可达1000处左右;到2020年建成1790处,实现全省涉农乡镇全覆盖。截止10底,全系统配备土壤检测设备960台(套)、智能配肥设备569台,测土面积1950万亩、配肥面积1810万亩;购置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9800台(套),整合社会农业机械5万余台(套);全系统植保飞机已达562架,其中有人机49架,飞防面积2186万亩;购置烘干机275组,粮食日烘干能力3万吨,仓储能力已达146万吨,其中冷藏能力50万吨。通过智能配肥、种肥同播、统防统治,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20%左右;飞防作业提高效率300~600倍,降低成本40%,防效达96%以上。依托为农服务中心,三年来先后培训基层社职工、社员、职业农民达155.1万人次。同时,省社与省农科院合作,综合运用物联网、互联网、远程视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持为农服务中心加快信息化基础硬件建设,实现了与省级云平台和96621服务热线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专家联系到中心、中心服务到农户”的工作机制,已在273处为农服务中心推广。植保飞机、智能配肥设备、烘干设备、为农服务中心云平台、96621服务热线等多种服务功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突破。 (二)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采取以供销社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出资方式,与农民共建合作社,带动农户开展合作经营。进一步拓展农民合作领域,发展土地流转、农机、消费等产业型和服务型合作社。鼓励引导基层社、县级供销社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和产权联结,扩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覆盖面,在县域范围内自下而上逐步建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织体系。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在工商部门注册为合作社法人,做到基层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两社合一、融合发展”,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组织。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在编制部门登记为事业法人,与供销社“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同时,按照农民参与、农民出资、农民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突出“两个比重”“两个比例”。“两个比重”,即在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时,最大限度的提高入社社员占农民的比重和入股社员占社员的比重,并建立按股份分红和按交易量分红的二次分配制度;“两个比例”,即基层供销社同农民合作社组建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出资比例不高于20%;县级农业服务公司同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出资比例不高于30%。通过“两个比例”,保证农民社员在为农服务中心的持股不低于56%(80%×70%),以产权联结实现服务规模化与农民组织化的统一。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已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15674家,组建乡镇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835家,成立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92家。临沂、潍坊、枣庄、莱芜、济宁、德州及所有试点县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实现全覆盖,已成为当地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领导者、推动者。 (三)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总结推广滕州“448”、高密“436”模式,按照社员制、封闭性和民主管理原则,不设资金池,选择1家托管银行开展业务,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引导县级社、基层社在领办的农民合作社内部规范开展信用互助业务,确保“两头堵死、封闭运行”, 最大限度防控风险。基层供销社坚持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强化内控外管,不断探索信用互助发展方式。至10月底,全省系统规范开展信用互助业务的农民合作社210家,互助资金总额5.2亿元。其中,10个合作金融专项试点县(市、区)供销社开展试点的农民合作社113个,超额完成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农业补充商业保险业务,在13个县(市、区)开展试点,险种已达6个,投保面积超过2万亩。 四、全省系统:推动形成“一条龙、一张网、一个社”,一体联动发展。省社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要求,紧紧围绕行业管理、政策协调、资产监管、教育培训等四项职能,创新以“3控3×6+1”为核心内容的“H型”双线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逐步厘清行政管理、行业指导、经济发展职能边界。一条线是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通过“3控”(省市社控股社有龙头企业,县级社控股农业服务公司,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控股为农服务中心),保证供销社为农、务农、姓农的性质不变。具体工作中,坚持文件引导、规划引领、工作部署、教育培训、典型示范、调度考核多措并举,促进综合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地。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督促全省市、县党委政府全部出台文件,并于今年7月27日,召开全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电视会议,对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作出全面部署。同时,在年初制定印发工作要点、层层分解任务基础上,把2016年作为系统干部全员培训年,扎实开展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教育培训,加快经验复制推广。省供销社承办两期共260人参加的县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专题培训班;在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举办3期285名市县社主任和业务骨干参加的培训班,市、县已轮训干部23124人次。在高密市委党校、莒南县委党校分别设立山东省供销社土地托管和村社共建培训基地,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把全系统业务骨干、部分村社共建村干部分别培训一遍。目前,已举办23期,培训1750人次。 另一条线是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通过“3×6+1”(省市龙头企业、县农业服务公司、为农服务中心分别承担6项服务职能,并为涉农部门搭建服务平台),上级社解决下级社干不了、干不好的事情,实现省市、县级社有龙头企业和为农服务中心功能互补、上下联动。省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组建山东供销资本投资公司,采取资本联合、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社有企业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形成整体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制定社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规范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加强社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促进社有企业依法规范运营。参照省社做法,各市县供销社也都积极争取、合力运作,加快成立社有企业资产管理委员会和供销资本投资公司,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优社有企业发展环境,壮大社有企业综合实力,提高社有企业经营服务能力,为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两条纵线中间“一横”是通过“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本投资(集团)公司”,实现政事分开、社企分开和行业指导体系与经营服务体系的有效连接,形成协调联动、高效运转的“H”型双线运行机制,从而推动形成“为农服务一条龙、现代流通一张网、全省供销一个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