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鄄城县供销社创新农资经营模式助力农民增产节支 ●新泰市供销社稳妥推进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工作 ●青岛莱西夏格庄供销社举办“科技大讲堂”助农增收 鄄城县供销社 创新农资经营模式 助力农民增产节支 今年以来,鄄城县供销社采取“整合资源,采集信息,改变服务模式”的办法,大力推进农资直供、配送和科技服务手段,在推进土壤改良、绿色农业发展和杜绝假冒伪劣农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助力农民增产节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整合系统资源,加大农资直供力度。建立农资配送中心,通过整合供销社传统农资经营网络,与村两委合作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形成“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价格、统一服务模式、统一市场监管”的县乡村三级经营配送网络,实现农资经营服务精准到村、到户。利用378个服务网点,开展化肥直供6625吨。 二是集中信息采集,完善农资配送模式。推行“公司+配送中心+基层供销社+村综合服务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综合服务社收集汇总农资信息,由为农服务公司集中采购货源,通过“配送中心→基层供销社→综合服务社→农户”模式配送到户。 三是优化服务模式,推进农资系列化服务。推行“产品+服务”模式,让农资销售服务与技术指导、大田托管生产作业、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相结合,逐步形成规模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有机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发展。与国家储备库、中储粮、省农产品公司合作,建设农产品粮基地3.6万亩,实行订单生产,引导带动农民推广优质品种、推行高效种植;设立粮食银行总部,负责粮食统一调运,乡镇为农服务中心设粮食收购点,形成全县一张网,推行一卡通,系统内的经营网点都能通兑消费。 四是强化科技服务,助力农民增产节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和推广配方施肥,及时解决群众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着力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三增一降双保”。三增,即增产量、增收入、增效益。推平垄背沟渠平均每亩可增加种植面积3%至5%,推行良种每亩粮食作物可增产20%至30%,通过改善生产条件、规模化连片种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亩均每年可增产200斤;通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农民每亩可增收300元左右;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与粮食加工企业合作,粮食销售价格可提高10%左右,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一降,即降成本。通过农资集中采购、机械化作业和订单预约,生产全程成本可降低10%-15%。双保,即保障农民增收和粮食质量。通过统一施肥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15%左右,流失到环境中氮磷养分有效降低;统一除草、防虫、防病,规范使用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20%,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新泰市供销社 稳妥推进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工作 山东新泰市供销社与金融部门紧密协作,通过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思路,从转变观念入手,严格申报程序,建立规章制度,严控运行风险,积极稳妥推进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工作。 一是借鉴经验,严控风险。制定了“五看、十不借”的借款原则,即:看用途、看人品、看能力、看经营、看社会关系。不诚信的不借;不勤快的不借;不孝顺的不借;不和睦的不借;不文明的不借;不守法的不借;不节俭的不借;不活泛的不借。“五看十不借”得到了参与社员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二是建章立制,制度先行。新泰市金融办统一制定了《现场检查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8项监管制度,并汇编成册。完善监管措施,新泰市供销社和金融办每月一次组织人员对试点社进行现场检查和业务指导,检查工作业务台账,审查每月的财务报表,对合作社互助资金使用、盈余结转等进行验证分析和动态监测,把握资金六项,确保规范、健康运行。 三是专用托管,平台监管。为了确保试点社信用互助业务的规范运行,经新泰市金融办牵头,试点社与农商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农商银行开设了专用托管账户,所有的资金进出都经过农商银行,确保对资金流向的监管,农商银行也专门安排业务人员担任试点社的辅导员,定期对资金互助业务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帮助。 四是专项监督,责任到人。出台金融互助管理文件,在新泰市供销社和试点社所属的单位,设置专项监督员,新泰市供销社明确一名监事会副主任负责对试点社开展日常金融互助业务的专项监督,每个试点社所属的直属公司也明确一名监事具体负责日常金融互助业务的专项监督,明确专项监督员的职责,实施责任到人,严格责任追究制,确保金融互助在允许的范围内良性运行。 青岛莱西夏格庄供销社 举办“科技大讲堂”助农增收 近期,青岛莱西夏格庄供销社充分利用农闲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生产需求,针对农民提出的疑点、难点等问题,积极开展“科技大讲堂”活动,为民解忧,助农增产增收。 莱西夏格庄供销社聘请农业专家、大学教授到专业合作社和田间地头为社员和农民讲课,推广种植良法,指导农民合理用药施肥,通过面对面交流,努力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帮助农民提高种植质量。今年以来,已举办农民专业培训班10余期,累计培训新型农民500余人次,培养了大批种田能手,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