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破解农民融资难题 ●费县供销社实施 “四个一”加强社有资产管理 ●金乡县政府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 ●莒县阎庄供销社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潍坊市供销合作社 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破解农民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潍坊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全市“四个城市”建设和“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部署,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积极稳妥开展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工作,在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互助业务,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为农民提供“最基础、最直接”的金融服务。坚持以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为目的,组织引导农民和农业经营组织参加农业商业补充保险,解除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一、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夯实业务发展基础。以实体产业为依托,规范发展的农民合作社是信用互助业务开展的基石。指导各级供销社筛选实力较强,规范运作且具有掌控力的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互助业务。一方面采取以供销社经营设施、场地、土地、资金等出资方式,与农民共同组建土地托管、农机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公共服务等产业型和服务型合作社,逐步增强供销社在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互助业务的影响力,强化规范指导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健全完善合作社的决策、管理、分配等制度机制,切实做到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以利益联结组建更多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严守“四条红线”,推行“436”运营模式。在开展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过程中,全市供销社系统严守“四条红线”,积极推广“436”运营模式。严守“四条红线”,即:只在社员内部吸收存款,只对本社社员发放贷款,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设置固定利率,不跨区域经营和不超规模发展。推广“436”模式,即:坚持四项原则、规范三项内容、完善六步流程。“四项原则”,就是坚持民主决策、社员自愿;坚持封闭运行、独立核算;坚持小额分散、自担风险;坚持稳妥推进、依规规范。“规范三项内容”,就是规范社员资格、规范社员出资、规范出借业务。“完善六步流程”,就是授信评议、借款申请、借款调查、借款审批、借款划转、借款检查,确保信用互助业务规范化管理。 三、完善信用互助制度优势,源头防范金融风险。风险防控是确保信用互助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一是明确准入门槛。开展信用互助业务的合作社必须存续期2年以上,产业基础扎实;固定资产达到要求的规模;参与信用互助社员入社时间一年以上。二是切实发挥资金使用评议小组的作用。资金使用评议小组每年对互助社员的出资情况、信用状况、资金需求和互助资金借入和偿还等进行评议,确定其授信额度并予以公示。急需资金的社员提出申请后,资金评议小组负责审核,社员供需双方签订借款协议,并约定一定数额的资金使用费比率。三是限定经营范围。信用互助服务仅限于合作社内部参与信用互助的社员之间,其业务经营地域一般不会超出合作社注册地所在乡(镇)甚至行政村,是建立在农村熟人区域内的资金互助,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地域范围过大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四、引入托管银行机制,开展资金融通合作。在市金融办的指导下,每家合作社确定一家银行作为互助资金存放、支付及结算的唯一合作银行,有效借助银行机构专业化优势。一是监管资金封闭运行。托管银行为合作社开立信用互助专用帐户,为每个社员开立存放信用互助资金的独立个人帐户,并将帐户关联为一个封闭的帐户体系,按照合作社的指令办理社员帐户与合作社帐户之间的资金划转,监管资金使用。二是开展资金融通。按照当地金融办、托管银行、合作社三方协议,托管银行可以按归集资金额的3-5倍向合作社整体授信和社员单独授信,解决合作社及社员季节性和较大额度用款的需求。三是提供业务辅导。托管银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提供业务指导、风险预警、社员资信、财务辅导等服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规范发展。为深化与托管银行的合作,9月28日,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与潍坊市农村信用社本着优势互补、平等合作、共促发展的原则,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五、推动农业商业保险,提高生产经营抗风险能力。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安排实力强的县市区供销社根据种植特点,率先在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业品种投保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试点叠加商业保险,弥补政策性保险保障金额较低无法覆盖种植成本的不足,努力解决农业经营主体后顾之忧。积极响应国家农业保险政策,依托安丘生姜种植优势,指导安丘市供销合作社注册了生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六、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加强指导、有序推进。在全系统逐步建立起农村合作金融教育培训制度,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规范的运营规则,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加强对信用互助业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风险管控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二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利用系统内全国总社潍坊培训基地、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各为农服务中心培训教室等资源、设施,聘请金融部门、高等院校专业人士进行授课辅导,重点讲解金融管理、金融业务、会计核算、合作经济等相关业务知识。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人才库,吸收优秀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三是积极参与上级社和金融部门组织的农村合作金融培训活动,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内控机制和业务操作流程,促进规范运营。 费县供销社实施 “四个一”加强社有资产管理 费县供销社通过实施“四个一”,全面摸清社有资产家底,为社有资产办理“身份证”,切实防止社有资产流失,推动社有资产的规范化、高效化管理。目前,全县供销系统19家企业、15个基层供销社的社有资产已全部进行清查登记,累计绘制平面图300多张,填写表格信息5000多份,签订协议书34份,整理归档300多卷,所有社有资产都有了“身份证”。 一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商场、店铺、沿街门面房、仓库、厂房、场地、办公场所、宿舍、家属院等不动产,进行逐一丈量登记,查清土地属性、位置面积、使用情况与所有权证是否一致,拍照并绘制平面图,标注自用、租用、闲置等情况。 二是“一份表格填到底”。对流动资产、银行存款、长期投资等资产,拖欠集资、职工养老保险、退职退养人员工资、遗属补助和往年欠账等负债,以及承包租赁、合同签订、租赁费缴纳、拖欠等情况,逐一核对,托清底子,填写登记表。 三是“一盒档案记到底”。对所有图、表、证、簿、卡分门别类,进行汇总,由企业负责人、县社清查人员签字确认,整理归档后录入电脑,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对实际内容发生变化的,按程序进行补充更新归档。 四是“一纸协议签到底”。对记录在案的所有社有资产,以企业为单位,与企业负责人签订管理协议书,明确企业对社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责任,明确企业负责人的权利和义务,对社有资产管理使用不当、造成损失的,严格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金乡县政府组织外出考察学习 供销社改革发展工作 近日,由济宁市供销社和金乡县委组织部、农高区、供销社一行10人组成的考察团,赴潍坊高密市、临沂莒南县、枣庄滕州市就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现代农业规模化服务、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工作进行考察学习。考察团先后考察了高密市供销社孚高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康庄为农服务中心、咸家为农服务中心、莒南县供销社石莲子镇郝家庄村村社共建示范点、板泉为农服务中心、王祥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共建示范点、滕州市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大坞为农服务中心、西岗镇东王庄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等9个现场,认真听取了三个县市近年来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经验做法。考察学习期间,大家边看边议,深刻感受到三个县市供销社系统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改革氛围。结合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在已有工作意见基础上,对下一步更好地开展供销社工作形成了总体思路和布局。 莒县阎庄供销社 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莒县阎庄供销社结合当地区位优势和种植特点,成立惠民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果蔬批发市场,帮助农民育良种、拓销路、搞管理,着力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建立育苗大棚5个,培育的“莒惠”西红柿优质品种,产量较其他品种高40%,每亩可助农增收4000元,现已推广种苗57万株,专业社注册的“莒蔬”牌西红柿已通过国家绿色A级认证。同时,配备农技人员和技术信息服务车,组织社员到寿光、泰安等地学习先进种植技术,举办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社员3000人次,发放资料1.2万份,免费为周边9个乡镇6000家农户提供蔬果育苗、病虫草害防治、科学施肥用药、测土配肥等技术指导服务。 二是市场直通田间地头。随着当地果蔬种植规模的扩大,农产品销售难成为困扰农民增收的一项难题,阎庄供销社建立果蔬批发市场,实行“线下+线上”销售模式,为农户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依托山东农民合作社信息网、农技宝等网络平台,利用经纪人和新闻媒体宣传联系客户,及时传递市场行情和产业信息,线上年交易量达150万斤,占总交易量的30%。同时,不断完善市场软硬件配套设施,在批发市场开设资金结算服务,年购销果蔬500万斤,交易额达600万元以上,农产品远销青岛、江苏等地。 三是资金服务田间地头。为解决社员贷款难问题,专业社开展内部资金互助业务,利用社员入股资金和闲散资金,向社员发放小额生产生活借款。社员只需向专业社提出申请,经审查通过后,3天就能拿到互助款,程序简单且利息较低,这既解决了社员应急之需,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做到服务于农,服务于民。2016年,专业社共开展资金互助业务53笔,周转资金105万元。下步,将争取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同意,开展信用互助业务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