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济南市供销社圆满完成2016年主要工作 ●东营市供销社创新举措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淄博市供销合作社“四大举措” 做活山区农业服务文章 济南市供销社圆满完成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济南市供销社全面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鲁发〔2015〕16号、济发[2016]10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机制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健全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努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2016年完成销售收入 154.3亿元,同比增长11.27%;利税1.79亿元,同比增长12.4%;完成利润3840万元,同比增长16%。完成招商引资1.1亿元,项目建设投资6826万元,改造扩建经营服务设施4.11万平方米。 一是认真贯彻鲁发[2015]16号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基层配套措施落实到位。2016年初,济南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济发[2016]10号),市供销社召开了全市供销社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总社理事会六届二次会议、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10号文件精神。为推动县(市)区尽快出台贯彻落实鲁发[2015]16号和济发10号文件的具体实施意见,组织县(市)区供销社主任进行考察学习,形成专题学习报告。组织县(市)区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向县(市)区党委、政府及时呈报代拟稿。开展专项工作督查,及时沟通协调。去年9月末,设立供销合作社的六个县(市)区,全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供销社发展活力。按照合作制原则,坚持民主办社、开放办社,统筹运营县域资源,发挥基层社联系农民的优势,广泛吸纳农民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密切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逐步形成了以联合社为核心,基层供销社为基础,社有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等为农服务载体的合作组织体系。年内,领办、引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81家,累计达到986家;组建乡镇级区域联合社15家,累计达到60家;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3家,累计达到98家。 三是推进服务规模化,发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会同市农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济供字[2016]8号)。全市集土地托管、农机服务、农资直供、烘干仓储、信用互助、农民培训等多个板块为一体的为农综合服务中心达到15处。积极开展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和合作社普通社员等各类培训,完成农民培训40370人次,提供信息服务4万余次,完成土地托管服务面积102万亩。积极探索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按照“典型示范、规范运营、稳步推进”的要求,在章丘供销社开展了合作金融互助服务试点,与中行章丘支行合作成立了便民取款业务服务点。7月取得金融办颁发的许可证后,代办存款余额达到230万元。 四是加快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新模式。创新现代流通模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经营网络,增加经营服务项目,努力搞好信息、金融、家政等与农民利益相关的服务项目。日用品、农资经营服务网点达到3921个,农村综合服务社覆盖行政村85%以上。推动实体零售业转型升级,积极构筑网上供销社,健全和完善现代经营网络,拓展农村电子商务规模。以农资、日用品、农产品等传统经营业务为主,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与总社、省社供销e家对接,形成农资、日用品、农产品“三网”融合,促进供销社系统和社属企业“联网触电”、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的新格局、互联网商业新模式。 五是开展“党建带社建”,提升“村社共建”水平。继续推进“支部1+3”、“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活动,通过“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抓好三个共建:一是服务共建,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加快日用品、农资、农产品“三网”融合对接,完善各类便民服务项目。二是发展项目共建,依托基层供销社领办农民合作社,发展联合社,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继续加大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干部队伍共建,支持村“两委”和基层社干部交叉任职,全面提高基层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截止目前,共建村达到760个,为村集体增收729.9万元。 六是发挥供销社特点优势,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根据省社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制定《济南市供销社全面参与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精准脱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目标分解,按照每个农民合作社承担1户、每个“村社共建”村承担1户、每处为农服务中心安置1名有劳动就业能力的贫困农民(带动一户脱贫)就业进行落实。到年末,先后落实省、市财政资金138万元用于产业扶贫,组织完成552户、1241人脱贫。市供销社机关通过 “第一书记”帮助济阳县曲堤镇156人实现脱贫。 东营市供销社创新举措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东营市供销社打破固有培训模式,在全市基层社、合作社中选拔了一批示范带动力强、业务范围广的基层社、合作社负责人组成高级研修班,实施精准培训,培育一批能带领农民致富的复合型人才。 严格选拔条件,组建班级架构。为搞好精准培训,市社拟定了选拔条件,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基层社、合作社负责人作为高级研修班学员。11月29日上午,市新型农民学校办公室、市供销社联合举办了基层社、合作社负责人高级研修班启动仪式,选取产生了班长、副班长及小组长,组建临时党支部,推选了党支部书记。仪式后,研修班学员60余人赴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这次培训既安排了专家授课,又组织了学习考察,提升了研修班学员的整体素质,开阔了学员的眼界,为基层社、合作社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更好地推进各级供销社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灵活办班形式,制定培训计划。研修班积极征求学员意见建议,收集整理学员培训意向,制定了详细的三年培训计划,采取座谈交流、外出学习考察、现场指导、开展网络课堂、学员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培训,以提高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同时,在注重业务知识培训基础上,加强文化素养及农村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学员整体素质,深化为农服务意识,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培育基层力量,开创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制的深入,供销社基层组织在经济转型时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基层组织力量日渐薄弱。为此,市供销社筛选确定的研修班学员,通过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精准培训,将其培养成为基层组织重建工作的生力军,以这些基层社、合作社为载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程,全面开创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次研修班学员选拔自全市范围内发展状况良好、在当地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基层社、合作社,通过三年的精准培训,提升基层社、合作社负责人为农服务能力,增强其为农服务意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当地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淄博市供销合作社“四大举措” 做活山区农业服务文章 近年来,淄博市供销合作社根据全市“北部精准高效农业区、中部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区、南部生态有机农业区”的农业发展规划,重点指导博山、沂源、淄川等区县供销社围绕当地山区农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推进林果产加销、水肥一体化、乡村旅游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活山区农业规模化服务文章,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取得积极成效。 一、做好林果产业规模化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沂源县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 建有中国首个有机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果品种植面积达70万亩,其中苹果30万亩,年产6亿公斤。沂源县供销社紧紧围绕当地特色林果产业,依托系统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领办创办以果蔬产业为主的农民合作社168个,服务农民合作社470个,为农服务中心4个,年规模化服务能力达20万亩,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去年9月,沂源县供销社成功承办了2016年中国苹果年会暨第六届山东沂源苹果节、苹果产销对接会和果品高峰论坛,参加的专家客商300余人,现场达成“沂源红”购销协议8万吨,有力促进了当地林果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山东金大地贸易有限公司在沂源县南麻镇付家庄村、鲁村镇全托管299户农民2000余亩土地,新建优质苹果种植基地,在中庄镇富家庄村、南刘庄村、后峪村、耿庄村半托管519户农户3500余亩苹果种植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农资供应、质量检测、产品储藏保鲜及销售等托管服务,年果品销售额达2360万元,实现利润260万元,为果农增收200万元。沂源县东里供销社与下柳沟村及周边村200余户林果种植户联合注册成立沂源县柳兴果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托管土地1000余亩,与社员签订果品收购协议,年果品对接销售1050吨;与沂源县供销社农资经营龙头沂河源生资公司签订农资供应协议,年团购各类农资120余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开展林果管理技术服务,年举办果品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8期,印发宣传材料3000份,累计培训社员1000余人次,切实发挥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发展农业新科技,探索水肥一体化托管服务 沂源县供销社依托沂冠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引进以色列水肥一体化农业新技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一是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园,打造水肥一体化服务中心。投资1200万元在沂源县南麻街道沟泉村建设占地300亩,集网室保护性栽培、精准灌溉与施肥、欧洲苗木脱毒、矮砧宽行密植栽培、全程机械化管理、农业物联网等内容于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标准示范园;投资650万元,以示范园为基础建设集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培训中心、肥药直配部、物联网平台、实验室等设施于一体的水肥一体化为农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县域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和应用,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二是开发农户滴灌系统,实施家庭果园托管。针对沂源县丘陵山地多,农业以林果业为主,家庭化种植和小型化果园的特点,研发单一农户滴灌系统技术,实施山区果园联合托管式项目,在沂源县东里镇刘家圈村试点300亩,公司为托管试验田免费配备完整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负责果树种植全过程管理,与传统滴灌相比,农户滴灌系统亩均节水60%,节肥50%,节约人工成本80%,增产22%,优质果出果率提高50%,将有效减轻果农负担,提高林果品质,提升产业效益。三是引进先进技术,开展规模化托管。公司与以色列IRRI AL TAL公司合作,以沂源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市,开展水肥一体化项目推广实施,投资600余万元,在沂源县石坂村、上龙巷村等地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3000余亩,并向周边青州、寿光、肥城等多个区县辐射推广。四是联合开发新型果品。聘请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专家指导,联合果农研发生产内在品质与外观形象完美统一的SOD营养保健功能型高端沂源红苹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年产量达75万公斤,销售额780万元,受到消费者欢迎。 三、开展农宅托管服务,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近年来,部分山区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优势和地处淄博中南部,地貌以丘陵为主,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自然优势,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了山区供销社开展托管服务新路子。2014年,博山区池上供销社与地处鲁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池埠村联合成立全市供销社系统首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淄河源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00万元,其中供销社出资160万元,入社社员13户。合作社积极探索农村闲置住宅托管租赁,拓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目前已租赁村集体设施1000余平方米,托管改造农民闲置住宅10户,建设标准客房12套,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余万元,村集体新增收入5万余元,助农增收10万余元,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2016年,淄川区供销社与地处峨庄瀑布群景区的秦家村联合成立淄川三元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一期入社农户16户,托管村民闲置房屋10余套。合作社通过对托管农宅统一进行升级改造,开展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农产品采摘等体验式乡村旅游服务,去年“五一”试营业以来,已接待济南、东营、滨州、周村、临淄等市内外游客500余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收入近2万元,带动周边樱桃采摘、餐饮、农产品销售等综合消费收入5万余元。同时,带动周边省级贫困村纱帽村、王家庄村均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涉及贫困户58户,以发展精品民宿接待为切入点,通过对优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综合利用,重点发展住宿、餐饮、休闲、养生、养老等服务项目,有效保护乡村环境,发展农民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受到游客和农户交口称赞。 四、打造农产品经营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点多、面广、贴近农民的优势,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发展农产品经营龙头,打造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链,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淄川区供销社依托山东新星集团注册成立新星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吸收区域内禽蛋、蔬菜、粮食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8个为成员社,年销售农产品3200万元,助农增收600万元;投资100万元在自有电商平台开设农产品特色馆和生鲜电商平台,大力推销沂源红苹果、淄川富硒农产品、黄金小米、山鸡蛋等淄博当地农产品1000余个品种,在西河镇发展电商示范村6个,为广大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提供免费展销平台,年销售额达1.59亿元,开辟农产品流通新渠道。沂源长青果蔬有限公司在石桥镇全托管土地260亩,建设冬暖大棚及连栋春棚5万余平方米、冷风库等冷链物流设施7000立方米,发展鲜切菊花育苗、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等特色花卉产业;在张家坡镇、石桥镇、悦庄镇建设苹果、蔬菜生产基地2000亩,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农资直供、冷藏及销售等菜单式服务,年销售花卉800万株,蔬菜6万公斤,各类果品30万公斤,年销售额3000万元,为农增收300万元,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淄博博供农产品有限公司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思路,重点开发桔梗、食用菌、蜂蜜、有机蔬菜、黑五类杂粮、板栗等产品,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深度整合。目前已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50亩,桔梗种植基地1200亩,无菌车间和标准化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恒温库1000平方米;在韩国建立分公司和生产基地,完成了出口农产品基地备案、企业备案,食用菌、桔梗、蜂产品分别获得GAP、 HACCP、SC质量认证,并拥有独立产品进出口权,产品远销韩国、美国、日本,年销售收入2300万元,带动农户超过2000家,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