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新模式 现代农业新路径 ——山东省供销社加快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步伐 山东省供销社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三个导向”,把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的农业服务规模化作为“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重要突破口,打造“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服务品牌,不断扩大服务规模、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机制,加快供销社经营服务方式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目前,土地托管面积达825万亩,为农增收16.3亿元,供销社增加收入1.2亿元。 一、搞好顶层设计,形成整体合力。按照省政府确定的2000万亩土地托管5年规划,省供销社制定了土地托管服务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工作重点、方法步骤、配套措施,全力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创新工程”,将工作目标分解到各市、县供销社,作为系统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省供销社加大优势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进省、市、县产权联结与合作,成立了注册资本3亿元的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以省社直属天鹅棉机公司、农资公司、农产品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在棉花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农资联采直供、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形成系统性服务体系。省供销社制发了《土地托管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土地托管图解》、《土地托管效益案例分析》等材料,为土地托管提供规范性指导。各级供销社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抓住用好农口行政部门的资源力量,以农业服务规模化为导向,推进农业服务向协作化、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纵深发展,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共同体”。枣庄、淄博、济宁、泰安、菏泽等10个市和近一半的县市区供销社,或与农业部门、或与水利部门、或与工商质检部门联合出台文件,形成了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整体合力。全省已有3个市土地托管面积超过100万亩,30多个县服务面积达10万亩以上。 二、创新服务手段,插上科技翅膀。坚持以创新求突破,先后与全国总社直属科研院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省农科院签署农业科技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大力推广粮食烘干、智能配肥、良种良法、飞防作业等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努力实现提产节支增效最大化,一批科技成果在规模化服务中找到了与农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逐步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粮食烘干技术,小麦提前5~10天收获,玉米提前播种、延期收获、田间脱粒、烘干入仓,不仅使小麦、玉米分别增产增效、降低损耗,而且解决了玉米分户晾晒保存霉变率高不能作为高端饲料原料的问题,为订单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全省烘干设施新上20多台套,日加工能力4000多吨。智能配肥技术,各地供销社按照有效服务半径建立测土配肥网点,配备智能配肥机,在社区和中心村设网络终端,积极推进精准施肥的个性化服务,不仅节约了化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也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今年新上智能配肥机60套、土壤检测设备279套,智能配肥终端达到1357个,提供测土服务336万亩,智能配肥183万亩。病虫害飞防技术,可提高工作效率600倍,节约农药20%,节约费用40%,有效防治率达96%以上。山东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整合各类飞机46架,完成飞防作业105万亩。桓台、临淄、诸城、新泰、邹平等县(市、区)供销社承接政府“一喷三防”、“一防双减”任务,完成飞防服务147万亩。秸秆还田及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小麦、玉米粉碎直接还田或者回收青储做饲料,增加了收入,培肥了地力,减少了秸秆焚烧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桓台供销益农合作社组织实施玉米茎穗分离收割5万亩,秸秆粉碎后销售到青贮和综合利用企业,变废为宝,深受农民欢迎。土地熏蒸技术,安丘市供销社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采取土地熏蒸办法改良土壤3.6万亩,每亩节省费用500元,农药使用量减少50%,产量提高20%以上,不仅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解决了农作物因重茬减产的难题。水利设施使用管护新模式,省水利厅、农开办已确定汶上、曲阜各10万亩高产田创建示范方节水灌溉项目交由供销社规划实施,形成的资产归供销社所有,并由供销社管护和运营,形成水利设施建、管、用长效机制。枣庄、临沂等市水利部门与供销社联合发文,发挥供销社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运营服务优势,协同推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 三、拓宽服务领域,转变服务模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土地托管领域的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服务品种,由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向棉花、花生、水稻、果品、瓜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延伸,经济作物服务面积达257万亩,已为寿光、寒亭的棉花,沾化、山亭的大枣,滕州、高密的土豆,莱城、安丘的生姜,莒南、新泰的花生,蓬莱、招远的葡萄、苹果,文登的西洋参、金乡的大蒜、蒙阴的蜜桃等20多个地方特色产业提供托管服务。服务对象,以服务适度规模的市场经营主体为主攻方向,由分散生产的农户向众多的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转变,服务延伸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已达2万多户,面积447万亩,占土地托管面积的54%。服务模式,由一个或几个环节服务为主向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延伸,由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向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省供销社与省农科院、农机局和国内外知名的种、肥、农机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粮食储备、面粉及饲料加工经营企业,联合制定小麦、玉米种子选育、药肥施用、机械收获、烘干储存、订单销售“套餐”服务方案,在全省建立1万亩玉米、6万亩小麦示范基地,进一步探索“套餐式”服务模式,为全省农业服务规模化、生产经营现代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完善服务机制,搭建服务平台。通过组织创新、服务创新、经营创新,加快建立农资销售平台、生产服务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形成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努力把供销社打造成各级政府主导的、以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阵地。一是发展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推进实施“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工程”,大力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以此组织农民开展规模化生产。目前已领办农民合作社8096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278家,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45家。扩大供销社基层组织乡村覆盖,继去年实现县级全覆盖后,今年可在全省范围实现乡镇全覆盖。二是构建农村“四位一体”合作机制。实施“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创新工程”,构筑基层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信用互助组织“四位一体”合作机制,形成农民、村集体、农民合作社、供销社多方共赢格局,并为农村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找到了抓手和载体。全省17个市、57个县(市、区)或由党委政府、或由组织部与供销社联合发文推动这项工作,共建村已达4161个,实施共建项目6136个,助农增收5.6亿元,村集体增收9105万元。三是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把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加快建设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为农服务中心,使其成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主阵地。目前已建成为农服务中心164处、村级综合服务站53753处。高密市规划建设29处为农服务中心,覆盖全市120多万亩耕地,乡镇政府负责提供土地,市财政每个扶持10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