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枣庄山亭区供销合作社建立四项机制加快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高密市供销合作社三举措推动基层组织发展 ●泰安市岱岳区供销合作社“第一书记”包村工作扎实推进 枣庄山亭区供销合作社 建立四项机制加快推进专业合作社发展 一是目标责任机制。把专业合作社发展任务目标作为年度考核内容,努力形成组建一批专业合作社、建立一批基地、带动一批产业发展的格局。目前已发展桑村社存峰土地流转、富源公司地瓜枣产销、店子社丰源果品蔬菜等11家专业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9处,共17900多亩。 二是奖励扶持机制。对供销合作社有控制力的专业合作社和500亩以上农产品标准化基地,购置农业机械开展大田作物生产服务的,区供销社给予20-30%补贴。目前已给予店子枣店香、山城满山红花椒等7个专业合作社补贴11万元,购置了50台施肥机和40个中型喷灌设备等农业机械设备。 三是融资支持机制。对融资困难的专业合作社,由区担保公司简化贷款担保手续,提供贷款担保。目前已为东凫山薄皮核桃、徐庄板栗、北庄黄姜等16个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380多万元,用于合作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新品种引进和推广、生产加工项目建设等。 四是学习培训机制。设立20万元专业合作社培训专项资金,采取会议、参观等形式,对合作社经营者、社员进行合作理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知识培训,提高合作社依章运作、管理、经营水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培训620人(次),发放明白纸等资料5000余份。 高密市供销合作社三举措推动基层组织发展 一是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出台了《基层供销社管理及工作考核办法》,对基层供销社的网络建设、培育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产品基地、“农超对接”、融资服务、化肥联采和统筹统保等任务进行了细化,下达了详细指标,制定了奖惩措施,把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上半年,全市基层供销社新增各类连锁经营网点31家,新办有实质内容的专业合作社6家,新建农产品基地1100亩,销售各类农产品4000多吨,为农民融资累计7000万元。化肥联采、统筹统保等业务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 二是把“困难社”办成“实体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阚家社通过职工入股创办的盛丰农资公司,夏庄社与市农资公司、柏城社合作创办的米高农产品公司,柏城社与专业合作社合作创办的油料加工公司均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有的公司年创利润在百万元以上。柏城供销社创办的胶河马铃薯合作社联合社恢复成立以来,依托当地7万亩马铃薯优势,积极开展专用肥和种子直供、农技培训、播种作业、田间管理、农产品推介及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已取得显著成效。 三是把“死资产”变为“活资产”。出台了新的资产监督管理文件,强化了市联社对社有资产监管的职责。与国土部门积极配合,对8处基层供销社无证地产逐一进行测绘、登记,共登记土地30宗,面积10万平方米,进一步推进了社有资产的依法有序管理。规范了社有资产开发利用、经营管理、承包租赁等行为,对夏庄社闲置的1000吨冷库进行整修和扩建,对柴沟社闲置的3000多平方米场地进行了综合开发,将谭家营等闲置门店改建为社区服务中心,巩固和扩大了供销社经营服务阵地。 泰安市岱岳区供销合作社 “第一书记”包村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2月份,岱岳区供销合作社有两名机关干部,分别赴良庄镇白庙村和房村镇邹家庄村任“第一书记”。半年来,他们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第一书记”包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开展了“党群连心户户访”活动。包村组到村后,深入农民家庭,逐户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摸透实情、掌握户情,工作有的放矢,并向村民发放了“连心卡”。 二是领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所包的两个村,由所在乡镇基层供销社牵头,与“村两委”分别联合注册成立了岱岳区田丰花生专业合作社和岱岳区新绿田蔬菜专业合作社。田丰花生专业合作社,引进鲁花A03花生新品种1100斤,发展标准化示范基地50亩,目前长势良好。 三是积极做好农资供应。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在两个村分别建立了农资连锁店,将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直接供应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目前,已供应化肥80多吨。另外,供销合作社还无偿赠送两个专业合作社优质复合肥各1吨。 四是整治了村容村貌。在两个村分别新建了幼儿园和村级卫生室,修复街道1.2公里,整修了村内排水沟,设立了20个垃圾存放点,村内脏、乱、差现象彻底改观。 五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区联社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包保村调研,为两个村各自解决了部分农用物资、办公用品及1万元资金。“七一”前夕走访慰问了10户困难党员,分别送去1000元慰问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