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雷光华这位在供销社多个岗位上工作、最后落脚到自己做农资经营的老职工,讲述了从事农资的供销社职工、批发商、零售商、邮政部门、德隆公司、生产经营能人等各类经营主体的追求探索和遇到的障碍(也可以说是无奈),他深切地感到(各类经营者也都深切地感到)“整合”和“综合”的时候到了。他坚定地认为(也是置身于农村的所有经营者认为),也是置身于农村的所有经营者认为,供销社最有条件、最有责任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建设一个融经营与服务为一体的新体系。农资是这样,而供销社从事的其他行业和产业同样如此,请大家作深入思考。
阳谷县供销社雷光华同志
致省供销社主任白志刚的一封信
白主任:
您好!您在聊城工作期间,我曾经听过您的讲话,至今仍历历在目,音犹在耳。
我今年已经56岁,一直在供销系统工作,先后在阳谷县社办公室、业务科、基层供销社、供销学校工作过。供销学校解体后,我开始从事农药批发业务。
我听在职的同志们介绍,您为供销系统的振兴一直在千方百计地努力。我深受感动,因此冒昧地给您写这封信,谈一下我对农资方面的看法。
近年来,农资市场门槛低,进入了多元化的经营,无序竞争的局面越演越激烈。
首先从零售环节看,一个乡镇驻地就有七、八家甚至几十家,一个村一般就有二、三家,甚至还多。有证的、无证的,都想在这有限的容量中分半杯羹。于是促销方式变得花样百出、千姿百态,赠送礼品、请客吃饭、无度赊销、相互杀价,随之假冒伪劣泛滥,市场管理部门也变得无奈。我们基层供销社的一些老门店在目前的混战中也是赊销要帐难,有的四、五年的帐仍要不上来,死帐现象日益严重,导致利润大幅度下滑。于是他们有的不想再向基层供销社交纳数千元的管理费,有的关门不干,有的加入其他成份的挂靠连锁,尤其是我们建立的村级服务站在逐年猛减。
其次,县一级的批发商为争夺下游的零售市场,率先搞起了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随着生产商的门槛不断提高,尤其是大型企业,现款现货、批量进货,批发商的库存逐年增加,利润下滑。目前县级批发商们经营着同质化的产品,采用同样的经营模式,都因缺乏综合性服务的能力而表现得无奈。
然而,终端消费者——农民,逐渐认识到那些小恩小惠、广告轰炸,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开始不感兴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货真价实的产品,是科技服务。近些年来在农村涌现出了一些有思路、有一定经验技术的能人,他们不甘心目前的现状,开始向高效益的种植业发展,向规模型努力。但是,他们找不到真正的支撑点。虽然农业部门有技术服务机构,但是这些人们不深入实际,有的是狭义地为推销某种产品进行“服务”。
这些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也滚爬出了一些有思路、有技术、有能力的经销商。他们提供种子、农药、化肥、技术服务。在我们供销系统,这样的人才也已不少。但是,他们势单力薄,只能缓慢发展。
农民的发展需要,再加上土地流转政策,一个新型的供求局面已出现雏形。我认为,振兴我们供销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建立以县为基础的独立的农资综合服务机构,以大型的农资超市为依托,组织起各乡镇涌现出的能人,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产品配送、技术服务队伍,以科技服务为切入点,联合厂商建立各类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深度发展。让农民真正认识到这就是他们发展的支撑点。
这些年虽然出现了一些规模型的服务机构,但是因为没抓住核心问题而失败、而萎缩。如德农超市,虽然机构设立了,但经营方式和计划经济时期我们供销系统的模式差不多。目前邮政三农服务机构,虽然网络有了,几乎遍布每一个村庄,但是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员没有销售经验,更没有技术服务能力,再加上产品采购层层加价,进入零售环节价格偏高,他们的终端环节却成了别人的销售网络。
以上粗浅的看法,可能会白白地浪费了您的时间,请谅解。但是我总希望供销系统振兴起来。
春节即将来临,借此祝您节日愉快,身体健康!
供销系统的老战士:雷光华
2011年元月17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