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州市供销社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和省供销社全面参与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发挥供销社优势,多措并举,因地制宜,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发挥为农服务中心作用、招商引资、“第一书记”驻村等,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扶贫工作初见成效。目前,滨州市供销社系统参与精准扶贫脱贫1401户共3376人。 一、发挥为农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滨城区供销社石家社区为农服务中心与滨城区政府签署协议,通过承接政府购买为农服务,共承接全区10万亩玉米“一防双减”项目飞防任务,项目服务实施总金额100万元,区供销社拿出其中20万元给予全区2445人贫困人口实施飞防农药和服务费减免,人均减免81.8元。 二、发挥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注重将贫困村特色资源与供销社经营服务优势相结合,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依托专业合作社优势,发展壮大特色资源和产业,推动贫困村特色种植养殖等新型农业产业的发展,助力贫困农民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致富脱贫。阳信县供销社以河流基层供销社为依托,成立了阳信县三利种子专业合作社,将贫困农民的土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托管土地1000余亩,进行小麦育种,与贫困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贫困户劳力再到合作社打工,形成了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机制。 三、抓好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滨城区供销社与秦皇台乡马士举西村“两委”合作,结合供销社派驻第一书记工作。一是成立了供销社马士举西村村级服务站,将本村农民的种子、化肥、农药由原来的一家一户购买,变为由村级服务站统一购买,实现了农资由生产厂家到农户的直接供应。二是滨城区供销社、村委会和本村韭菜种植户成立了“滨城区自留园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本村贫困户全部加入,施用有机肥,种植无公害韭菜。目前,该村韭菜种植面积97亩,冬季前覆盖小拱棚,仅春节前一茬,每斤韭菜价格能卖到10元钱,市场供不应求,每亩收益达到30000元,贫困户实现了当年脱贫。同时,该村一贫困户已被该村级服务站招聘为工作人员,年收入增加12000元。 四、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推进精准扶贫脱贫。邹平县教场村贫困户李先甲,种植3亩西红柿,6月下旬,西红柿迎来了大丰收,但由于产量过剩、市场面小、阴雨天气多等原因,西红柿出现了滞销,往年每斤能卖到1块多,今年只能卖到4、5角钱,还无人问津。这对本来就很贫困的李先甲一家是个沉重打击,眼看大量的西红柿要烂在地里,一年收入就要化为泡影。邹平县供销社了解到此事后,第一时间联系下属联华超市台子店、魏桥店、明集店等7家分店和德利集团机关食堂等单位,优先到教场村李先甲家帮助销售西红柿,并同时为村里其他农户找销路,先后帮助销售西红柿2万斤,解决了李先甲家及其他群众的燃眉之急,赢得了台子镇委、镇府和教场村两委的好评。 五、发挥招商引资项目推动作用,推进精准扶贫脱贫。阳信县供销社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扶贫项目,项目占地1000亩,在阳信县商店镇投资2.4亿元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阳信县所有贫困户都可以通过在屋顶、院内、养牛棚、蔬菜大棚等设施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光伏产业扶贫,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3000元。 六、发挥“第一书记”示范作用,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市供销社派驻惠民县魏集镇谭梁许村“第一书记”通过多方考察,把惠白菊种植作为谭梁许村精准扶贫的主要产业项目。为起带头作用,村委会流转土地16.5亩,由村委会统一经营管理,探索积累杭白菊种植经验,并组织农民成立了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走产业化、标准化的路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同时,为抓好扶贫工作,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菊园打工,增加收入,预计16.5亩菊花,年收入8万元,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帮扶贫困户增收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