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部从2004年开始,全面推进种业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到2010年,形成支持保障有力、服务快捷高效、监管规范有序的农业“七大体系”,使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重大动植物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种业体系重点是实施种子、畜禽良种、水产良种三大工程。实行引进与培育、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突出优势农产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开放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系统,推进体系建设的市场化,构建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的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以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现代农业示范、农民科技培训四大工程,推动学科向产业聚集,技术向产品聚焦,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转化效力。
动植物保护体系以提高动植物病虫害有效预防、快速扑灭能力和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为中心,以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系统、基层防控设施、优势农产品主产区为建设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实施植物保护、动物保护、水生动植物保护等3大工程,建设和完善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等6大系统,构建起专业防治与企业、农户自防相结合,“基础设施完备、扑控快速高效、监管规范有力”的动植物保护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抓住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投入品质量监管、生产技术规范落实及农产品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与国际水平对接,加快标准制定,整合已有检验检测资源,健全认证认可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
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全面实施“金农”工程,突出农业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开发、发布服务等三个环节,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发展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形成以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农业信息体系和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重点是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等8项工程,强化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监测预警,保护濒危生物资源和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防治面源污染、水域生态环境污染和外来生物入侵,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文明。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以强化队伍为重点,以提升能力为核心,立足改革,加强基层,重在建设,实施基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国家级渔港建设、农业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2004-2005年的建设重点是强化以良种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提高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强化高端技术支撑和基层防控设施建设,提高对农业突发性灾害和动物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强化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启动金农工程,提高农业信息入户率,有效促进产销衔接,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力度,有效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农村沼气建设、渔政渔港等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