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农业”的基本内涵这里所说的“三大农业”,就是指“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注重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以创建绿色田园为主要内容的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由无机投入为主向有机和无机协调投入转变,由化学控制为主向综合生态控制转变,由资源简单利用和高能耗向资源综合利用和低能耗转变,由主要满足阶段性产量需求向优质、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有效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推广经实践证明已经成熟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一大批高标准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是一项重要任务。
信息农业是指集知识、信息、智能、技术等生产经营诸要素为一体的开放型、高效化、高科技的新型农业。发展信息农业,就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业,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发布机制和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让专家走进田间、走近农民、走出新路,切实增强快速反应、正确决策、及时指导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行政、生态经济管理零距离办公,农资、农产品零距离交易,农业资源、生态环境零距离监测,技术推广、农民培训零距离见面,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科技含量、信息含量和整体效益。
品牌农业是指通过相关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取得商标注册权,具有较高的市场认知度、知名度以及消费者的诚信度,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品牌农业,就是要围绕品牌的培育来组织生产,调整结构.
推进产业化经营,把品牌培育贯穿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和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从整体上全方位、大幅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具体而言,就是要围绕地方特色,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品牌;围绕结构调整,培植一批新特色品牌;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一批品牌过硬的龙头企业;围绕农业发展的方向,创建一批生态、有机等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农业品牌。千方百计打响“绿色广西、特色产品、天然食品”的品牌,形成拳头,提高知名度,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走出新路。
生态是基础,信息是手段,品牌是重点,效益是目的。在追求优质、安全、卫生农产品消费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抓好生态建设才能创品牌,要创品牌,就要抓好信息服务,确保质量和特色。因此,“三大农业”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不但联动,而且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发展“三大农业”的重要意义没有生态就没有生命和文明,没有信息就没有市场和效益,没有品牌就没有资本和财富。也就是说“三大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部分,是新世纪加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注重抓好“三大农业”,就难以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和相当一部分干部没有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抓农业的老办法中解放出来,没有以市场理念抓农业,没有跳出农业抓农业。突出的表现是:不注重抓生态,不注意抓信息,不懂得抓品牌,而是就农业抓农业,就种养抓农业。结果是,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差,市场销售不畅,效益低,农民抱怨,自己无所适从,领导更不满意。比如:有的不抓生态,造成环境污染,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有的不注重信息,本来已经没有市场的农产品,仍大抓特抓,结果是越抓越糟糕。“三大农业”把农业与科技、环保、信息、市场、安全、质量、效益等属于第二、三产业范畴的各个领域紧密地连在一起,是与第二、三产业相对接、贯通三大产业的现代化大农业。因此,“三大农业”不仅进一步推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品牌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的突破,要求我们要跳出种养抓农业,要跳出农业抓农业,要用市场理念抓农业,要站在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高度抓农业。发展“三大农业”,树立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信息农业为手段,以品牌农业为重点,以发展增效为目的的战略思想,着眼于夯实基础,高点起步,高位发展,定位于生态、信息、品牌三大现代农业要素,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