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山东农业便在全国叫响,进入新世纪后,山东农业仍一路高歌猛进,继续保持领先的势头,并不断有新思路新亮点闪现。 山东农业“大”,多种农产品产量均为全国冠军;山东农业“强”,农产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高,农产品的70%左右进入了流通领域。
思路创新带来无穷活力
近年来,山东大胆解放思想,努力创新,不断在农业发展上走出新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最早在山东唱响,农业产业化是山东的发明。农业国际化、农业标准化也是山东较早提出并积极推进。山东重视发现总结推广一些新经验,并根据新形势不断提出新思路。正是有这些新理念,使山东农业一直处于全国前沿,永不落后。 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而山东最先提出时,国内争论相当大。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遇到了农业产品一哄而上、一哄而下、大起大落的现象,反映了一家一户的农民进入市场之难。对此,潍坊市在认真总结诸城市贸工农一体化做法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形成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集贸工农、经科教、产供销为一体的新的生产格局。 几年前,面对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山东审时度势、及早应对,及时做出了大力推进农业国际化的战略决策。山东省提出,农业国际化就是把农业产业化链条置身于世界经济之中,进行双向延伸,一头向国际市场延伸,使农业和国际市场对接,一头向生产领域延伸,按国际市场需求和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引进来,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现国内国际比较优势的结合与互补,形成“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国际市场”的产业链,创造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格局。 加入WTO后,根据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外技术壁垒不断加高的形势,山东又做出决定,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程。力争在3年内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检测与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目前,山东已颁布480多项地方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为配合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山东已建立了7个省级农业质检站、10个部级农业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20个各级质检机构和100多个行业检测站。
组织创新提高农业实力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山东深切感受到农户缺乏有效组织,分散经营带来的种种弊端。不仅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各自为战,不能一致对外,互打价格战,也削弱了山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问题单靠“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很难解决。 对此,山东省提出,要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东省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3·4万个,联系农户300万户。其中,行业协会122个;股份合作型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6840多个,入股社员156万户。 合作社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阳谷县凤祥集团公司是鲁西一家肉鸡生产加工企业,阳谷县肉鸡合作社就是依托这家企业成立的。有了合作社,农户从鸡舍建造到养殖计划的安排,以及整个生产、销售过程,都有了统一组织。合作社把龙头企业的生产计划分解到养殖户,并负责统一购进鸡苗,统一饲料供应,提供每一阶段的技术管理资料。在凤祥公司,合作社有常驻代表,替社员卖鸡、结算,把款划到社员的账户上,信用社把款直接送到社员手里。合作社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公司加农户”之间的一个空白。一方面,龙头企业不必亲自下去组织生产,节省了开支。同时,养鸡户不出门什么事合作社都给办了,而且合作社还可代表农户与企业谈判,有效维护农民利益。 协会组织也已在山东农产品出口上初见成效。去年2月,由山东诸城外贸集团等大型出口企业发起组织,国内134家肉鸡加工出口企业参加,成立了中国土畜食品进出口商会禽肉分会。这些会员企业的肉鸡出口量占全国鸡肉出口总量的80%。在随后妥善解决韩国、日本暂停进口中国禽肉问题中,这个协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任禽肉分会会长的诸城外贸集团总经理王金友介绍,去年6月4日,韩国从发自中国上海一鸭厂的禽肉产品中检测出禽流感病毒,随即对中国禽肉进口封关。6月7日,日本政府据此也宣布暂停从中国进口禽肉制品。6月8日,协会迅速在北京召开理事会商讨对策,并以协会名义分别向韩国、日本驻华使馆提出抗议,并通过有关方面向欧盟打好招呼,待调查后及时与欧盟联系,以避免欧盟封关。同时,又以协会名义向国务院递交报告,并向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作了汇报。在协会及中国政府的积极交涉下,去年8月初,日本、韩国相继宣布对中国鸡肉恢复开关。
科技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山东省深切地认识到,要想在农业上长期领先,必须掌握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山东蔬菜业一直独步全国,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技术的不断领先。10年前,在全国发展普通菜时,山东已开始靠大棚菜打天下。而当全国一些地方学会了种大棚菜,并靠交通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抢夺市场时,山东大棚菜已经发展了好几代。现在,一些地方还在使用土棚子,山东却在大面积推广钢结构无立柱式大棚,并配备了自动卷帘机、大棚滴灌、生物防治仪等先进设施。而让蔬菜喝牛奶、磁化水,听音乐,吸二氧化碳,臭氧增肥抗菌,采用有机质无土栽培,这些蔬菜前沿技术,也已在山东的蔬菜大棚里开始推广应用。 山东每年都根据市场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实际,多层次、大规模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名特优稀新品种;大量采用组培快繁、种子包衣、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种、养业良种率,丰富了农产品花色品种。目前,全省种植业良种率达到90%以上,养殖业良种率达到85%以上,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超过50%。像山东的蔬菜业,种子更新换代极快,很少有哪个品种能当家多年,一个新品种最多3年就被淘汰掉。 充分认识到科技重要性的山东农民,不仅积极学习使用新技术,而且主动钻研科技,大胆创新。一些土专家创造的技术还得到了国家级科研单位的认可。俗话说,“桃三杏四梨五年”,寿光市北洛镇农民燕兴华的奇异水果园里,一米高的杏树只有8个月就能结果。他专门聘请了4名博士、两名农业专家作顾问,通过多次实验把专家们“草地水果园”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他的大棚杏一个能卖6元钱,一公斤樱桃卖120元。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2003年第4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