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访问:
今天是:
网站首页 省社概况 省社要闻 公告会讯 省社文件通知 供销信息 省社领导讲话 督查督办通报 主流媒体看供销 基层社改造 图片新闻集萃
机关党的建设 机关廉政建设 社有企业改革 农业生产服务 教育与培训 农村流通服务 合作金融服务 城乡社区综合服务 农民合作社发展 安全生产与统筹
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
农业生产服务
现代流通服务
农村合作金融服...
城乡社区综合服...
 
事业单位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省社机关服务中心
省供销社幼儿园
出资企业
山东供销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鲁棉集团(省棉麻公司)
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山东宝福邻购物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基建储运公司
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
山东供销农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供销京东农贸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建设城乡社区综合服务
农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的现实选择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1-06  访问量:
    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既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入WTO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既要具备调整农业结构的战略思路,同时还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业组织创新、建立农业风险保障基金等具体对策入手,稳妥地推进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却不是一个新话题,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与过去不同的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入WTO又使农业发展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新阶段、新环境迫切要求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以迎接国内市场变化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挑 
战。  
    一、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为:不少农产品总量供过于求,出现了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下来,农产品生产全面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粮食供给从总量和结构上都出现了相对过剩,库存量越来越大,价格急剧下降,造成农业收益低和农民增产不增收况。  
    我国农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深层次上分析,是由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不高、增长方式比较粗放造成的。长期以来,农产品的普遍短缺迫使我国农业主要追求产量增加,而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放在第二位,并且向市场提供的主要是初级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农产品份额较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求在农业粗放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增长方式的同时,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保证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  
    农业收益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其后果是严重的。在短期内既降低了农民对工业消费品的购买力,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阻碍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从长期来看,农民收入的减少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二、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路  
    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条件下提出的,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1.从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考虑农业结构的优化和持续发展,确定农业结构的主要方向。当前,我国农业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克服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一是适当减少粮食等资源型农产品的生产,加大该类农产品进口的数量,缓解国内最为短缺的农业自然资源。二是大 
力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利用国外市场,大量组织出口。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农业新技术,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四是扩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使得农业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  
    2.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表现不一,因此各地农业生产的布局,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各地应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自己的优势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 
调整,扬长避短,确立优势战略。  
    3.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发展类型多种多样。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与市场连接的一种有效形式,它通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和合理的组织形式,带动农业经营主体进入市场,主动参与竞争,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和收入水平,从而为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新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  
    1.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市场农业建设步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保证。农业发展新阶段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的互 
补。那么政府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理顺不同经济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严格市场的检查监督工作和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一要改革完善现行政府农业管理体制,取消主要农产品流通的垄断性限制。二要调整粮食价格保护措施。三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2.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国内国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我国目前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加之信息获取的非对称性,使得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围绕农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和产品出口等方面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扶持,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和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体——农民的素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取决于政府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农业生产者的经营能力。这就要求加强对农业产业政策制定者的培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真正行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府职能。同时,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因此,教育农民,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激发其潜在的求富欲望和创新能力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  
    4.加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就是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深化镇、村集体企业产权的改革,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拓展外向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农村小城镇的规划,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同时彻底摒弃传统的城乡隔离政策和城市倾斜政策,建立城乡开放统一的大市场,这样做将会大大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非农化,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5.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创新农业组织制度。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民一般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存在着一个“小农大市场”的矛盾,使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直接面对着市场组织成本及交易费用较高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赖于市场组织作用的发挥,即:通过鼓励各种农业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以及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入流通领域,提供诸如信息、技术、运输、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的服务,在农民和市场之间 
架起桥梁,这样既保证了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自主地位,又充分发挥了其它经济组织的积极作用。  
    6.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结构调整风险保障基金,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优化过程。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也经常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但那时主要是供给短缺,调整的目的是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生活的稳定,因此,相对而言风险较小。而现在是市场经济,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过剩,调整的目的则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 
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与此相对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风险类型增加了,风险程度增大了。但我们不能因为风险的存在而不调或不敢调,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化解与防范风险的有效机制,从而保证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推进。首先要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农业是高风险产业,而且其风险具有更大的不可控性和更强的毁灭性。农业保险不同于商业性保险,而主要属于政策性保险,这决定了农业保险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其次,建立风险保障基金。农业结构调整风险保障基金由各级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成,基金规模可由各地结构调整的力度来定。基金建立起来后,应由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和运作。 
网站信息导航
版权所有: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 地址:济南市历山路157号 邮编:250013
电话:0531-88596511 传真:053188596619
网址:http://www.cfqhcj.com E-mail:bgswxf511@163.com
鲁ICP备05043458号 技术支持:山东政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