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按照会议的要求,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前段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情况,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统筹安排。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阶段的工作情况
供销社作为长期活跃在农村流通领域的主力军,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以繁荣农村经济和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已任,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有效地推动了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一是方便快捷供应。积极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发挥龙头带动效应,大力开展连锁经营,将龙头扎在各市区社的专业骨于公司,龙身放在基层社,龙尾伸在村级综合服务站。实行五统一管理,建立农资连锁公司5处,连锁店达到1640处,农民在基层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基本可以买到各种农业生产资料,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费用,确保了农时需求。二是科学指导供应。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种田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在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上,不断提高科技服务含量,采取基地示范、测土施肥、现场指导、请专家讲课和发放明白纸等有效形式,让千家万户的农民掌握具体的科学用肥用药方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仅去年全系统就请专家教授讲课30多次,直接参加授课的农民达2800多人,发放明白纸3.5万张,引进推广化肥、农药新品种20多个。三是搭台咨询供应。为了让广大农民更直接、更快捷地用上新型高效农药化肥,环翠区和荣成市供销社先后在桥头、崖头分别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引厂家进场,直接与农民见面,承诺服务,咨询供应,减少了流通环节,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去年农资市场交易额达1.1亿元。四是增加品种拓宽供应。我们将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范围,从过去单纯的化肥、农药供应拓展到农用燃料、各种农用地膜、农业机械等领域,在各大类生产资料的供应品种上实行系列化经营,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去年全系统农业生产资料的营销额达3.8亿元,其中农药、化肥为3.1亿元,同比增加了5.6%,市场占有率达 70%以上。
(二)发挥龙头优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参与国内外大市场竟争的需要,广大农民群众越来越迫切地希望通过联合的形式共闯市场,在竞争中增加收入、提高效益。对此,近几年,市供销社系统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探索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新路子。采取“公司十农户”、“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先后领办了花生种植加工、肉食鸡孵化育肥加工、渔业服务、果业栽植购销等6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7300余户。荣成市社依托副食品公司成立了花生专业合作社,绿色花生种植基地由1997年成立之初的1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3万亩,农民社员由200户发展到4500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和一体化经营,与农民携手并肩共同闯市场。去年,该社帮助农民增加收入600多万元,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命名为百强专业合作社。
(三)构建交易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农副产品销售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难点,也是近几年供销社系统服务于“三农” 的重点。全系统先后兴建了1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引导农民进场直接交易;新建改建了恒温气调库、冷风库等保鲜储存设施6处,库容量达1.2万吨;专业从事农副土特畜产品和水产品收购、加工、运销的企业和基层社达25处。去年全系统花生、果品、水产品、畜产品等农副产品购进总额2.9亿元,同比增长14.8%;帮助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
(四)依靠品牌带动,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品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是标准化生产的集中体现。近几年,市供销社系统把通过标准化生产培植知名品牌,作为提升农副土特畜产品知名度、带动农业走向国内外市场的一件带有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形成了以标准化生产促进质量提高,以质量提高树立品牌形象,以品牌形象扩大销售、增加效益的生产管理模式。荣成、文登市社已在国家工商局分别注册了“圣农”牌花生和“汇润”牌苹果的商标,乳山市社也正在建设2000吨恒温气调库,提高苹果的保鲜水平,为创知名品牌打基础。荣成副食品公司的“圣农”牌花生获得了国家原产地标志保护,并取得了国家A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日本有机食品质量认证,成功打入了日本、香港、欧盟等国际市场,去年共购销花生1.2万吨,其中出口9000吨,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去年全系统农副产品出口创汇达1175万美元,同比增长20%。
(五)抓好基地建设,示范带动种养业结构调整。全系统先后兴建了荣成市社的花生提纯复壮试验基地,文登市社的优质苹果示范基地、肉食鸡新品孵化基地,市直系统的8518优质核桃园示范基地,累计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这些基地在示范的同时,也为农民提供种养新苗木、新品种,对农民种植、养殖业的结构调整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有些品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六)搞活流通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生活。多年来市供销社系统牢固确立“大服务”的观念,以“三农”之所想、所急、所需为出发点,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同时,积极为农民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近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基层社网络优势,大力开展总经销、总代理业务,举办连锁店和各类超市,上联城市,组织农副土特产品进城,下联农村,组织日用工业品下乡。目前,全系统共开办日用工业品超市或连锁店23处,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所实现的销售额占日用工业品销售总额的 30%。去年全系统日用工业品销售额达9.5亿元。其中镇及镇以下农村市场日用消费品的销售额占到3 8.9%。
近几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在为农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培植了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新的经营体制和经营领域。2002年全系统销售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利润 1967万元,同比增长 44.8%。先后被省社评为“扭亏先进单位”、“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单位”。
二、今后一个时期为农服务的工作打算
供销社的根基在农村,发展的基础在农业,服务的主体是农民,为“三农”服务始终是供销社的立社之基、发展之本。在全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供销社系统要进一步确立与“三农”共兴衰、同命运、心连心的观念,在为 “三农”服务中加快发展,壮大实力。具体工作,就是要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一)实施“四万”工程。即到2008年,新增8518优质核桃种植面积1万亩,其中2003年发展1千亩;新增新品种优质苹果种植基地1万亩,其中2003年发展1千亩;新增花生种植基地2万亩,总面积达到 3万亩,其中 2003年发展1万亩;新增冷风气调保鲜储存设施库容1万吨,总量达到2万吨,其中2003年增加2千吨。
(二)实施“合作经济组织增量扩容”工程。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领办专业合作社的主体在基层社。我们将发挥地产资源优势和经营优 势,采取紧密型或半紧密型的方式领办专业合作社,加快专业合 作社的发展。计划到2008年,每个基层社都要有4-8处带领农 民致富的专业合作社,全市农民社员达到4万户、辐射带动农民10万户,帮助农民年均增加收入 10%。同时,每个市区社都要围绕为农服务,组建花生、果品、畜产品、农资等行业协会,为会员单位提供信息、技术、咨询、销售等服务,切实维护会员单位的利益,实现规模经营,联合起来开拓市场。到2008年,全系统县级以上行业协会发展到20处以上。
(三)实施“营销网络改造升级”工程。营销网络是供销社 一大优势。要着眼于促进“日用工业品走下去、农副土特畜产品 走出去”的双向顺畅流动,加快经营设施和经营网络改造升级步 伐。在农副土特畜产品销售方面,每个市区社的有关公司不仅要 有自己固定的生产基地,而且要有固定的销售网络渠道,做到信息灵、反应快、购得进、销得出。力争到2008年,全系统农副土特畜产品购进额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23%。在扩大农副土特畜产品购销的同时,要以现代流通方式加快传统营销网络改造,发展连锁经营,扩大超市供应,更方便、更快捷地将生产生活资料销给农民,繁荣农村市场,保证商品供应。到2008年,全系统农资商品销售额要稳占全市的 80%以上;工业日用品销售额力争达到 22亿元,年均增长 15%。 (四)实施“龙头企业膨胀发展”工程。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也是供销社为“三农”服务的关键。要围绕为 “三农”服务,根据国内外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我市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实施资源优化整合,积极培植知名品牌,下大力气培育为农服务的龙头企业。逐渐走出“公司十基地十农户”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新路子,在发展中不断壮大供销社自身,形成以服务“三农”为发展基础的供销经济新格局。到2008年,全系统力争培植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0处,其中过亿元的5处;出口创汇达到3500万美元,年均增长20%;每个市区社都要围绕本地的资源优势创出1-2个品牌,并加强营销过程中的品牌建设,逐渐争创知名品牌,提高竞争力,扩大销售,壮大骨于龙头企业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