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供销社坚持围绕“勤勤恳恳为农民,踏踏实实为农村,全心全意为农民”的办社宗旨,从实际出发,改革创新,以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对供销社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成效十分显著,整个供销社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山多地薄产值低的山区经济特点十分明显。近几年,由于高产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商品交易量增加很快,农民逐渐摆脱了困境,走上富裕之路。同时,一家一户单独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也日渐突出,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严重滞后,农民迫切地需要一个桥梁和纽带把他们与飞速发展的市场联接起来,引导他们合理安排组织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规避风险,增产增收。沂源县供销社在实践中深切地认识到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恰巧是解决农民迫切需求的切入点,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2002年沂源县供销社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领导的要求,以及前期实践的经验,起草印发了《沂源县供销社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意见》、《沂源县供销社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宣传提纲》、《沂源县供销社专业合作社验收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同时,成立了两个专门协调指导组,与各基层社的同志一道深入农村,到田间地头,找村干部、找老农和有影响的种植经营大户,与他们促膝谈心,深入讲解,先后召开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座谈会300多次,深入的宣传发动,打消了农民群众顾虑,提高了农民群众的认识和参与专业合作社的自觉性、积极性。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沂源县迅速发展,到目前沂源县供销社已新成立和重新规范专业合作社27处,新吸收社员股金767万元,吸收社员5039户,辐射本县及周边地区县共计610个行政村,带动农民12.4万户。2002年,仅专业合作社就实现营业收入6950万元,向农民供应各种农资2850万元,为农民推销农副产品2310公斤,推销价值近6000万元,帮助农民增收740万元,同时较好地编织起了县供销社系统“对内一张网,上下一户帐,经营一盘棋,服务一体化”的服务网络。
唐山花椒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为提高商品资源优势,建立了800亩花椒示范基地。为解决花椒卖难问题,他们定期召开社代会,广泛征求社员代表意见,制定花椒购销措施。2002年,为椒农推销花椒60万公斤,价值410万元,为农增入70万元,使全镇的花椒丰产又丰收。张家坡果品专业合作社发挥人才和网络优势,伸长腿,跑全国,想办法为果农排忧解难,该社在深圳、湖南、江苏等地为果农共推销了750万公斤各类果品,价值近千万元,帮助农民多增加经济收入250万元,受到果农们的热烈欢迎。石桥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则严格按照社章规定办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订了具有较强激励机制的2:4:4分配制度(年度利润20%的发展基金,40%的股金红利,40%的交易量二次返利),同时,聘请两名技术员巡回在果园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民放映科技电影31次,8万多人次农民受到教育。向社员及果农供应优质化肥400吨,农药18吨,果实套袋230万个。到目前这个专业合作社已为农民推销各类干鲜果品140万公斤,为农民增入59万元。
在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方式上,沂源县供销社统筹规划、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注重作用,因地制宜地组建了五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一是以供销社负责人或业务骨干为发起人,社员交纳数额不等的身份股,发起人交纳大额投资股,企业以优良资产折价入股的依托企业型;二是以原村级供销服务站长为发起人,以实物、现金为投资股,村两委干部参与领导班子的服务站改造型;三是按照区域商品资源优势,将一个或几个村的农民经营大户组织起来,按年交易量确定社员身份,供销社参与组织,不参与管理,由农民联合自主经营的农民合作型;四是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目的的生产加工型;五是按照农民发展趋势,围绕某一产业优势,实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或专业社+市场+农户的主导产业服务型。在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过程中,注重了农民成分在领导层所占的比重,保证了专业合作社民办、民管、民享的宗旨。
规范运作的专业合作社,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任何事情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就会得到承认,就会发展壮大。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极大地改变了供销社的形象,提高了供销社在老百姓和政府心目中的地位,也为供销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2002年全社销售收入完成12451万元,同比增加2562万元,增幅25.9%,商品购进完成12000万元,同比增加2300万元,增幅23.71%,实现利税104万元,同比增加21万元,增幅25.3%,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增加收入820万元。供销社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甩掉了落后帽子,跃入了全市、全省供销社的先进行列,并被省人事局、省供销社联合命名为“先进县供销社”称号。人们形象地称沂源县供销社真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造,面貌一新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