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供销社系统积极构建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资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围绕“三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为深入了解智能配肥和统防统治开展情况,研究分析其运作模式与经济、社会效益,省供销社组织17个市供销社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在全省范围选取了31处智能配肥站和42家统防统治开展单位进行了调查。 一、测土配方智能配肥效益分析 1.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农资公司从厂家购进原料肥(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等),在智能配肥站加工成配方肥后,直接为农民送到田间地头。通过智能配肥,大田作物(小麦、玉米,下同)肥料价格平均降低323元/吨,主要经济作物(马铃薯、花生、苹果、大蒜、大姜、瓜菜等,下同)平均降低353元/吨(详见表1)。 表1:智能配肥成本与价格对比表 项目 | 单位 | 大田作物 | 经济作物 | 配方肥平均成本 | 元/吨 | 2244 | 2431 | 其中:原料成本 | 元/吨 | 2031 | 2243 | 生产成本 | 元/吨 | 83 | 73 | 包装成本 | 元/吨 | 66 | 60 | 仓储配送成本 | 元/吨 | 58 | 49 | 配方肥平均价格 | 元/吨 | 2624 | 2840 | 同等质量和含量的复合肥价格 | 元/吨 | 2947 | 3193 | 农民受益 | 元/吨 | 323 | 353 | 2.降低了化肥投入量,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实现了按需施肥、精准施肥,避免了过量用肥和流失浪费,并通过协调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提高了肥料养分利用率。经统计测算,大田作物每亩化肥使用量平均减少13公斤,降低约21%;主要经济作物降低15%-30%(详见表2)。 表2:部分农作物测土配肥降低化肥投入对比表 农作物 | 用肥方式 | 化肥使用量(公斤/亩) | 化肥投入额(元/亩) | 使用量减少(%) | 投入额减少(%) | 小麦 | 传统用肥 | 66 | 174 | 20.1 | 21.0 | 测土配肥 | 53 | 137 | 玉米 | 传统用肥 | 62 | 154 | 21.4 | 19.5 | 测土配肥 | 49 | 124 | 马铃薯 | 传统用肥 | 200 | 775 | 16.7 | 19.4 | 测土配肥 | 167 | 625 | 花生 | 传统用肥 | 89 | 284 | 13.5 | 14.9 | 测土配肥 | 77 | 241 | 苹果 | 传统用肥 | 200 | 600 | 20.0 | 20.0 | 测土配肥 | 160 | 480 | 大姜 | 传统用肥 | 280 | 930 | 23.7 | 24.5 | 测土配肥 | 214 | 703 | 大蒜 | 传统用肥 | 167 | 517 | 30.0 | 33.9 | 测土配肥 | 117 | 342 | 瓜菜 | 传统用肥 | 133 | 350 | 30.0 | 46.7 | 测土配肥 | 93 | 187 | 3.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助农增收成效显著。通过科学施肥、精准施肥,农作物实现较大幅度增产,质量也明显提高。经统计测算,大田作物平均每亩增产69公斤,增幅约13.3%;主要经济作物增产9%-22%。通过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降低化肥投入,助农增收节支成效显著,小麦平均每亩221元,玉米103元;经济作物更加明显,马铃薯约690元,花生约480元,苹果、大蒜、大姜、瓜菜1000元-2000元(详见表3)。 表3:部分农作物测土配肥增产增收对比表 农作物 | 用肥方式 | 农作物产量(公斤/亩) | 毛收入(元/亩) | 产量增加(%) | 毛收入增加(%) | 小麦 | 传统用肥 | 501 | 1143 | 15.7 | 16.1 | 测土配肥 | 580 | 1328 | 玉米 | 传统用肥 | 539 | 889 | 11.3 | 11.3 | 测土配肥 | 600 | 990 | 马铃薯 | 传统用肥 | 2833 | 4533 | 10.6 | 11.9 | 测土配肥 | 3133 | 5073 | 花生 | 传统用肥 | 304 | 1924 | 22.4 | 22.8 | 测土配肥 | 372 | 2362 | 苹果 | 传统用肥 | 2750 | 11000 | 13.6 | 16.4 | 测土配肥 | 3125 | 12800 | 大姜 | 传统用肥 | 3550 | 8450 | 14.8 | 16.0 | 测土配肥 | 4075 | 9800 | 大蒜 | 传统用肥 | 1617 | 7100 | 13.4 | 13.4 | 测土配肥 | 1833 | 8042 | 瓜菜 | 传统用肥 | 5579 | 11276 | 8.9 | 16.5 | 测土配肥 | 6075 | 13136 | 4.供销社经营效益显著提高。开展测土配方、智能配肥虽然增加了经营费用,但由于减少了经营环节,综合收益明显高于一买一卖经营复合肥。按大田作物每年用肥100公斤、经济作物每年用肥200公斤计算,一处智能配肥站服务大田作物3380亩、经济作物1690亩就可以实现盈利;服务大田作物4300亩、经济作物2150亩盈利水平就可以超过经营复合肥(详见表4)。 表4:智能配肥经营效益对比表 项 目 | 单位 | 测土配肥 | 经营成品复合肥 | 备注 | 销售/供应价格 | 元/吨 | 2707 | 3000 | | 生产/采购成本 | 元/吨 | 2316 | 2800 | | 毛利润 | 元/吨 | 391 | 200 | | 全年固定支出 | 元 | 132000 | 50000 | 主要包括人力、房租、设备、水电等 | 盈亏平衡点(年经营量) | 吨 | 338 | 250 | | 推广测土配肥1万亩 年净利润(大田作物) | 元 | 259000 | 150000 | 按每亩每年用肥100公斤计算 | 推广测土配肥1万亩 年净利润(经济作物) | 元 | 650000 | 350000 | 按每亩每年用肥200公斤计算 | 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效益分析 1.作业效率实现飞跃。相比人工防治,机械平均提高防治作业效率24倍,无人飞机平均提高28倍,有人飞机平均提高1000倍以上(相关数据对比见表5,下同)。 2.防治效果明显提高。一是统一组织管理,配备技术专家,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方案进行防治作业;二是大范围统一防治解决了病虫害防治周期短、地块之间相互串染的问题;此外,飞机防治不受地理条件制约,有效克服了高杆作物后期施药难、雨后无法进地作业等难题。 3.防治成本大幅降低。一方面,提高了作业效率,从而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药物利用率,并采用大包装,从而明显降低了药物成本。相比人工防治,机防、飞防可降低作业成本40%-80%,降低药物成本20%。 4.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明显减轻。通过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农药使用量平均降低了20%;二是大规模集中用药、采用大包装,实现了农药包装和剩余药液的回收处理;三是可以藉此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品种。 表5:几种喷药手段防治作业能力及成本比较 | 单位 | 机械 | 无人飞机 | 有人飞机 | 人工防治 | 设备型号 | | 三禾永佳3WSH-1000 | 及时雨60-10 | A2C | 贝尔407 | 电动 喷雾器 | 设备购置成本 | 万元 | 12 | 12 | 60 | 2600 | 0.02 | 载药量 | 公斤 | 400 | 10 | 150 | 600 | 15 | 日防治作业能力 | 亩 | 400 | 300 | 10000 | 100000 | 10 | 亩均农药使用量 | 克 | 45 | 30 | 30 | 40 | 50 | 亩均用水量 | 公斤 | 15 | 0.8 | 0.3 | 0.3 | 15 | 亩均防治作业成本 | 元 | 6 | 6 | 5 | 5 | 20 | 三、供销社推进智能配肥、统防统治的主要做法 截止6月底,全省供销社已配备土壤检测设备670套、智能配肥设备532台、植保飞机450架,今年上半年完成测土面积1750万亩、智能配肥1660万亩、飞防服务1015万亩。 (一)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全省供销社系统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积极组建县级农业服务公司,围绕农业生产全过程开展社会化服务。目前,共发展农业服务公司120家,生产服务型农民合作社166个,并拥有了山东供销农业服务公司、烟台农资总公司等一批装备、技术、人才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初步构建起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支撑体系。 (二)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搭建为农服务平台。目前,全省供销社已建成集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服务、粮食烘干贮藏、庄稼医院、农民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750处,打造“三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为智能配肥、统防统治的开展搭建起综合支撑平台。 (三)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全省供销社系统积极探索“社农结合、社社合作、村社共建”协同为农服务机制。一是与涉农部门结合,汇聚政策,整合资源,形成为农服务强大合力;二是与农民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密切合作,为其提供社会化、规模化服务;三是与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密切合作,共建服务中心和示范基地,直接做给农民看;四是开通“96621”为农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强化宣传、培训和推广。省供销社通过召开全省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大力推进“精准施肥用药工程”。各地供销社通过走村入户、基地示范、农民讲堂等方式,积极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户宣传推广测土配肥和统防统治。 (五)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社改革发展,对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智能配肥统防统治机械设备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政策支持。 四、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推广中的问题与困难 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推广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工作开展较慢;服务农作物以大田作物为主,果树、蔬菜等品种服务规模小,运作机制不完善等。 (一)农民和部分经营主体认识不到位。农民长期以来形成了高投入才能高产出的施肥用药观念和习惯,对于测土配肥、统防统治认识比较模糊,有的甚至将其简单地视为推销化肥、农药的手段。此外,部分基层供销社、农资企业对测土配肥、统防统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开创性。 (二)受土地经营规模化程度制约。目前,供销社测土配肥和统防统治服务,主要面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村两委等规模用户推广,广大小农户科学施肥用药的意识要明显低于规模经营主体,而且农业生产不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对此不够重视。 (三)供销社自身实力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面推广测土配肥、统防统治需要大量投入,一是设施设备,按全省建设1500个智能配肥站、统防统治日作业能力300万亩计算,设施设备投资至少需要17亿元;二是技术人才,全省至少需要土肥、植保、检测、农技等专业技术人员7500人,专业的喷药飞机驾驶员100人、无人机操作员1000人。 (四)全省供销社统一的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测土配肥、统防统治业务覆盖面较窄,部分地区为农服务中心建设推进缓慢,服务能力不强;二是已开展业务的为农服务中心、庄稼医院、专业合作社等大多各自为战,业务联系和产业链条对接不够紧密,纵向的业务整合程度也比较低。 五、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智能配肥、统防统治的政策建议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供销社农业服务公司建设,加快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重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对农业服务公司建设智能配肥站、土壤检测实验室、统防统治服务队给予资金政策支持。 (二)加强培训和推广。一是对农业服务公司、基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及种植大户、村干部、农村能人等进行培训,使其成为智能配肥和统防统治的带动力量;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合作,大力开展检测员、配方师、庄稼医生、飞控手等专业技术培训,打造一支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三是将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服务做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测土配肥、统防统治带来的实惠。四是充分发挥“96621”热线服务功能,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做好咨询服务。 (三)加大对供销社的资金政策支持。设立供销社改革发展资金,给予为农服务中心建设配套资金和信贷支持,将土壤检测、智能配肥、统防统治等设备纳入“农机补贴目录”,并建立作业补贴长效机制。积极协调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土地指标,支持供销社开展土地托管、高度农药储备、政府购买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承担土地综合整治、水利设施配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