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供销社工作现场会议发言材料
阳信县供销社发言材料
阳信县是全省欠发达县之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供销社则更加困难。县供销社原有12个基层社、8家流通公司、6家工业企业,职工8000多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基层社和公司基本处于全面瘫痪状态,对企业则实行以“脱壳经营”为主要形式的改制,其结果,资产让人拿走了,债务和职工却被留下来。供销社的负债高达7.6亿元,下岗职工4300余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问题和矛盾不断凸现,职工要权益、银行追债权,内忧外患,雪上加霜。县社一班人全部精力都用在接待上访、应付债务,焦头烂额、顾此失彼。在党委政府看来,供销社只要不出乱子就行,而社会上很多人则认为供销社死定了,我们深深地陷入了困境和困惑之中。
新班子调整后,我们首先着手解脱债务,追回资产。2007年,针对已被金融部门转移到债权公司的7.6亿元庞大债务,我们认真研究了新破产法的有关条款,根据职工权益优先清偿的规定,对负债总额高达7.2亿元的6家企业、1个公司、2个基层社,抢在当年6月1日前,进入破产程序,克服种种困难,付出艰苦的努力,成功地运用法律武器解脱了银行债务,避免了债权公司和职工争权益的矛盾。对于被非法挪用和占用的资产,我们坚决依法追回:结合检察院办案,追回了由自然人出资注册、无偿使用原棉纺厂30亩土地和挪用公款250万元建设的一家织布厂,为供销社索回资产500余万元;三江酒业有限公司占用棉麻公司资金,我们向法院提起对其破产诉讼请求,在县委县政府和司法部门的支持下,对三江酒业有限公司的有效资产进行了拍卖,追回公款400万元;2008年,抓住县城改造、原梨乡商场拆迁的时机,筹资450万,通过法律程序,成功回购由个人出资、无偿占用供销社土地建设的3000平米商场,并以此成立了永和商贸中心,重新挂上供销社的牌子,在县城拥有了自已的大商场,为下一步网络建设打下了基础。
巨额债务的解脱,一笔一笔资产的追回,体现了供销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展示了工作能力和水平,不仅赢得了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坚定了大家的信心,增强了凝聚力,而且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全省供销社和兄弟县(市、区)供销社在新时期展示出的发展成果和前景,激励我们奋起直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从建第一个超市开始启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筹集资金30万元,将小桑供销社原商场改造成 1200平方米的超市,良好的购物环境,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的商品很快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超市的日均销售额达到1万元以上。今年4月,我们决定加大小桑供销社的改造力度,扩大营业面积,把小桑供销社建成一处集生产、生活资料于一体的综合购物场所,设计新增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160万元,10月份竣工可正式投入运营。
我们从搞第一个专业合作社开始启动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2008年,利用供销社棉花站的30亩闲置土地,引进外资,合作成立天源奶牛合作社。入社社员60户、入社奶牛500头,日产鲜奶8吨,并与伊利集团山东省分公司签署了长期供货合同。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提高产量、质量和价格,每年可为社员增收57.20万元;通过收购玉米桔杆作饲料,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27万元;以每方30元的低价将牛粪返还给农户,每年为当地农民降低肥料投入近10万元,合计每年可为入社社员和当地农民增收近100万元,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一致好评。合作社的纯利润也达到了73万元,供销社则通过52%的股份分红近38万元。
另外,我们从新建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开始烟花爆竹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供销社以经营权持股,总投资200万元,建成运营1500平方米的鲁阳烟花爆竹有限公司配送中心。并在县城设立专营店一处,各乡镇设直销点30个,全县烟花爆竹市场覆盖面占到85%以上。
我们的工作还只是刚刚起步,与领导的要求和职工的期望有着很大差距。下一步,一方面加快日用品流通网络和农产品经营体系建设步伐,推动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新时期优秀基层供销社的创建,推动供销社新型组织体系建设。以小桑供销社创建优秀基层供销社为起点,争取用2年时间,恢复和启动另外5处基层供销社,形成全面发展的格局。 这些年,由陷入困境到重新站起来,我们深深认识到,困难不可怕,只要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坚定发展的决心,定好位、起好步,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迎头赶上,实现供销社事业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