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东省莱州市供销社
近几年,山东省莱州市供销社通过改革改制,实现减债、减负,同时积极发展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发新品种示范基地,构建农资、日用品等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使供销社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减债、减负和企业改革取得突破
前些年,莱州市供销社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减债、减负”和企业改革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全系统所有基层社和企业都实现了减债、减负,并进行了改革改制,为供销社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莱州市社主任杜江波告诉记者,他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理顺劳动关系,全员置换职工身份。全系统4000名干部职工中有3200余人进行了身份置换,其中2500余人与企业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目前在册人员不足1500人。二是改变产权关系。通过积极清理应收款,处理库存商品和变卖闲置资产兑付所欠职工的风险金、社员股金和重点建设基金,同时积极联系各大银行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归还银行贷款,莱州市社共为企业甩掉经济包袱9500多万元,对长期经营不善的8处边远企业实施关停清算,对净资产负数小的直属企业和部分基层社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和分割切块转制,采取由企业经营者持大股,职工自愿参股等形式组建新企业。
供销合作协会绝不是形式
卸掉包袱只是改革的前奏,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展。2004年6月12日,莱州市供销社在规范、完善原有专业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基础上,跳出行业圈子,重新整合资源,成立了综合性的莱州市供销合作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发展包括从事农资供应、农副产品流通、烟花爆竹、石油经营、废旧物资回收、果品种植、医药、日用工业消费品流通的供销社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商户在内的会员50家。 杜江波主任说,供销合作协会绝不是形式,协会将重点开展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桥梁、搭好平台。二是当好参谋,制定规划。三是搞好协调,维护利益。四是抓好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稳定市场秩序。五是送技术、传信息、签订单、进市场,助农增产增收。
新品种基地极具示范带动作用
在莱州市朱桥镇苗家供销社葡萄示范基地,记者见到了成片规划整齐、管理有序的葡萄园,葡萄长势非常好。苗家供销社主任说:“这里种的都是新品种,像蛇龙珠、烟七三、赤霞珠等都是专门用来生产高档酒的,由于品质好,卖的价格也好,比以往的可以翻一倍。” 苗家供销社通过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了当地乡镇3000亩基地的发展,全县的葡萄种植面积也已经达到10000亩。莱州市社主任杜江波告诉记者:“以前在全市也有十几个果品专业合作社,大都以技术指导为主,影响力就是不足。现在都在准备建自己的基地,以带动当地果品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收入的方向发展,实现农业的标准化生产。”
现代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莱州市金城供销社有一个百货大楼,前些年由于经营模式老化以及市场的变化,百货大楼陷入了停业状态,尽管也搞过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但始终没有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去年,他们开始引进超市经营方式,面貌从此大有改观。金城供销社主任张武英告诉记者:“刚开始很难下决心,总觉得能行吗?后来通过参观学习、实践证明,我们认为确实可行。目前大楼的超市面积600平方米,经营着1万多种商品,由于质量保证、价格实惠、经营方式先进,老百姓很认可,日销售能达到1万元,这在原来可不敢想。”杜江波主任说:“在全县16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和金城一样有现成营业设施,下一步都准备引进这种新的经营模式,加快网络发展。” 近年来,莱州市供销社在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莱州市中心,记者深切感受到了莱州市供销社的实力:沿街200米都是供销社的经营设施,有与北京同仁堂合作的1000多平方米的同仁堂莱州药店,有与青岛利群合作刚开业不久的3.6万平方米的利群莱州购物中心,有供销社与土产公司开发的近万平方米住宅楼,等等,“莱州供销”四个大字赫然在目,供销社已经重新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稿件来源:《经济新闻》2004年第1601期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