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字[2004]73号
各市县供销社:
现将《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基层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四年七月五日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关于基层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及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切实在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全国总社提出的“高举一面旗帜,夯实一个基础”的要求,全省各级供销社必须将基层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
我省基层供销社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为国家和农民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时期,面对经济转型带来的冲击,全省基层供销社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同时为保持全省供销社组织体系的完整性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近几年,已经有一批基层供销社明确了定位,走出了新的发展路子,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树立了新的形象,为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展示了方向。但是,目前全省有相当一部分基层供销社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在失去计划经济的经营手段之后,仅仅依赖于资产租赁的收益维持生存,类似于小商户的小门店经营成为主要经营形式,市场份额下降,疏远了与农民的关系。应该正视,沉重的历史负担是某些基层供销社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是必须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能确立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并形成行使新的历史使命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发展机制,是影响基层供销社发展的根本原因。
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在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必须由一个能坚持党的领导,密切联系农民与市场和密切联系农民经济组织与政府的新型经济组织,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社会主义农村市场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供销社要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历史机遇,肩负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尽管基层供销社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一定要看到,供销社坚持宗旨、行使使命、实现发展的宝贵资源,主要集中在基层供销社和由基层供销社构筑的网络之中,供销社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基层供销社发展的基础之上。全省取得显著发展成效的县(市、区)的经验证明,积极引导基层供销社拓展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以新的经营方式和机制整合社会和自身资源,迅速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民的凝聚力,就会很快体现出供销社的价值,展示出供销社的发展潜力,为农村经济和供销社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分析形势,总结经验,全省各级联社必须进一步明确基层供销社的基础地位,集中力量,推进其改革和发展。
二、明确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基层供销社的发展必须致力于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商品经营的现代化,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这是基层供销社遵循为“三农”服务宗旨、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的应有选择,也是基层供销社在市场竞争格局中的必然定位。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商品经营网络的发展,是目前基层供销社的两项基本任务。
在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中,基层供销社应将领办或与农民共同创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作为首要任务,以此带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改造,并为将各级联社改造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组织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基层供销社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不可拘泥于固定的形式,更不可片面追求数量,必须将增强和形成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命力作为基本目标和标准,这是供销社举起合作制大旗的基本条件。为此,应着眼于基层供销社发展的内在动力、合作社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去探索发展的途径和切入点。当前,能否实现优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经营,是影响农民进入市场的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一些基层供销社依靠科技实施农业开发,围绕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经营领办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基层供销社和农民的共同发展,这是值得在全省推广的经验。基层供销社应充分利用发展商品流通网络形成的市场优势,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经营,在组织农产品进入供销社流通网络的同时,探索进入国内外连锁经营大公司的采购中心,带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入一个更广阔的领域。要着眼于形成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命力,探讨“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各种发展形式。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层供销社既要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各方面的优势,又要注意整合人才等各种社会资源,还应尽量选择当地涉及面广、发展潜力大的产品或产业,以使合作社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2005年底前,每个基层供销社至少要发展起一处能得到农民认可、有市场竞争力和较大带动力的专业合作社。在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在县供销社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指导下,基层供销社要逐步完善组织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最终成为社区性的、综合性的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供销社在农村商品经营中的地位、进而成为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要力量的决定因素。要按照“巩固城区、下伸农村、拓展周边、形成网络”的要求,除在城区建设大中型超市和购物中心外,基层供销社应在乡镇驻地与连锁经营的商业公司共同发展生活日用品和农用生产资料的各种超市。在缺少龙头企业的县(市、区),基层供销社应创造条件,独立推进经营业态的调整。应注意各种购物设施的集中布局,通过盘活、整合资产,并加强协调和管理,力争建成包含各类商品经营和服务项目的综合购物区,成为一个区域内农民的购物、文化和娱乐中心。在1000人以上的村庄和人流、物流比较集中的地方,以基层供销社为主,建设拥有生活日用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便民超市、农产品收购代储和简易加工设施,并附加各种服务的综合服务社。基层供销社应积极配合龙头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体系,组织好对综合服务社的商品配送和技术服务。在乡镇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应加强对区域内商品流通网络的协调和管理,确保商品质量,不断增强服务功能,保护和提高供销社的声誉,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
应逐步实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接轨,在网络和合作社及农民之间实现商品和服务的双向开拓和双向流动,利用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带动专业合作社的迅速扩张,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增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发展优势,为基层供销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改善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条件
一是千方百计解除债务。沉重的债务仍是制约一部分基层供销社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要学习、借鉴一批基层供销社减债工作的经验,根据自己的情况,悉心研究法规和政策,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艰苦细致的工作,采取协商还贷、抵债回购、依法破产等各种有效方式,免除或减少债务。2005年底前,全省基层供销社基本完成减债任务。
二是妥善安置职工。要结合改革改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享受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政策,逐步推进职工身份置换,落实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要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实行多渠道分流。在发展的新型经济组织中,要打破系统和身份等界限,引入新型用人机制,选贤任能,确保事业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经营服务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改造、建设经营服务设施,首先应适应发展商品流通网络的需要,特别是应集中力量在乡镇驻地建设超市和购物区,在大的村庄建设综合服务社,使供销社的经营服务设施成为当地规模最大、业态最先进、形象最佳的经营场所。要在改造和新建的设施上重新挂起供销社的标志,以改善和提高供销社的整体形象。
四是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必须着眼于发展,特别是围绕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改革。超市、购物区、综合服务社等新的经济实体,一般应形成基层供销社控股、基层供销社负责人或经营骨干持大股、农民及职工参股的新的产权结构。基层供销社领办或创办的专业合作社,应遵循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的要求运作。在建立初期可因地制宜,在发展中逐步完善、规范。经过改革发展,使基层供销社成为既拥有经营资源和竞争实力,又具备组织和服务功能,能带动农民并与农民共同发展的新型基层经济组织。
五是调整基层供销社的布局。按照精简、集中的原则,对基层供销社的布局做出适当调整,这对整合资源、降低经营成本、做大做强基层供销社是非常必要的。在布局的调整中,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债务等问题,应做出适当安排,以使重组后的基层供销社能够轻装上阵。全省基层供销社布局调整工作,应在2005年底前完成。
六是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和开发。土地是基层供销社现有的最宝贵的资产。要严格制度,加强管理,严禁土地的流失。对擅自处置土地造成损失的,应严肃追究责任,依据法律、纪律予以处理。在减债、人员分流和改制的过程中,要争取使政府以最优惠的条件将土地出让给供销社。供销社应创造条件组建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购物区等商业设施的建设和经营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以新的理念和运作方式,使土地发挥最佳效益,实现社有资产的增值。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转变作风
基层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是非常艰巨也是创新的事业,各级联合社应始终坚持和把握以下几点:
(一)明确责任。全省各级联合社要将基层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县联社,对基层供销社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应将实现基层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成效作为评价各级联合社特别是县联社工作的主要标准。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之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将进一步明确供销社的定位和职能,全省供销社系统应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克服困难,探索和推进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肩负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二)坚持宗旨,肩负使命,突出发展。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和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历史使命,不仅为基层供销社在市场经济下确定了发展的方向,而且提供了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为“三农”服务和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要求,必须建立在基层供销社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应始终坚持宗旨,肩负使命,突出发展,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在县联社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每一个基层供销社都要明确发展的具体任务,围绕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实施改革和调整,做好解困和稳定工作。要在发展中创造新时期供销社的新文化。
(三)更新观念,转变作风。这是各级联社指导、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应在实践中增强市场经济观念,拓展视野,把握规律,特别是要发现、培养、总结一批代表供销社改革发展方向、效果显著的典型。省联社重点联系一批县,市联社直接联系一批基层供销社,县联社对基层供销社要逐个分析研究,逐个启动,切实将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作为推动发展的主要工作方法。
(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应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在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特别是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过程中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形成一批既熟悉市场经济、又了解农民和农村、具备经营管理能力的骨干人才队伍。基层供销社发展的动力和蓝图,首先源于基层供销社主任。应高度重视对基层供销社领导班子特别是基层供销社主任的指导和培养,使他们真正认识供销社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激发他们在困境中崛起、开拓新局面的积极性;应通过有针对性地参观、考察、培训、信息交流和推进合作,帮助他们尽快确定切入点和生长点。要通过产权设置和绩效评价,将基层供销社主任和骨干人员的利益、前途与基层供销社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尽力为他们创造工作条件,激励他们为供销社的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对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能实施发展任务的人,要果断调整。要打破原有的系统界限,将各方面的人才聚集到基层供销社和各级联合社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