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杨明安
二○○四年,东营市委、市政府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农业生产知识需求出发,决定在全市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并列为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供销社作为棉花生产、流通的主渠道,承担了棉花工作的培训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培训任务,市社成立了以杨明安主任任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骨干力量,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市政府“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精神为指针,从供销系统优势业务入手,围绕棉花产业化生产经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使用、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等方面,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高起点起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切实抓好担负的农民培训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是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社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助农增收、实现农村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民培训,让农民充分认识什么是合作经济组织,什么是农民经纪人,为什么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其组织原则是什么,如何加入并组织运行,让农民认识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社带领农民闯市场、奔小康的有益活动,增强农民群众参加、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以合作经济组织改造基层社,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二是与发展连锁经营相结合,建立为农民提供集科技、信息、农资供应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把农民教育与现有经营网点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资价格预测等科技、信息服务结合起来,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农民群众认识到供销社经营网点不仅能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供应,更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培训等综合服务。加大网络建设力度,以现有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再生资源经营网络为基础,逐步规范提高,并向日用工业品公司连锁经营延伸,把超市引向农村。引导农民围绕在供销社经营网络周围,并最终加入到网络中来。
三是与棉花优良品种繁育、推广相结合,推动优质棉花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提升我市棉花竞争力。棉花市场的高价位,刺激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但棉种市场的杂、乱、差又阻碍了棉花产业的大发展,目前棉农对这一问题已有了初步认识。借助进行农民培训,提高棉农棉花良种种植的认识,解决棉农植棉过程中投入与产出认识的误区。要发展优质棉种植示范基地,组织棉农实地参观,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宣传供销社在棉花领域的优势和经验,提高棉农对供销社的信任度。市供销社与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合作,以东营市绿源棉花研究中心为依托,成立东营市棉花种业公司,力争三年内将东营地区棉花种植统一到4-5个品系中,实现优质化、区域化种植,推动东营市棉花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与开放办社相结合,拓宽供销社发展空间。通过农民培训,大张旗鼓地宣传供销社,提高供销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政府和农民重新认识供销社、了解供销社,增强供销社开放办社的能力,拓宽供销社的发展空间。
三、培训内容和任务目标
(一)培训内容:根据棉花生产经营形势,负责好棉花种植、加工和营销方面的培训;根据农业种植结构状况,负责好农业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培训;根据各县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结构状况,负责好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方面知识的培训。
(二)任务目标:围绕全市棉花生产,使棉农对棉花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知识和技术有较大提高。
1、棉花方面:在棉花生产的各个时节采取集中专业知识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培训棉农3万人次;以实用知识手册、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培训,棉农受益覆盖面达60%以上。年内发展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推广优质棉种植10万亩。
2、农业生产资料方面:对全市棉花种植地块,进行一次点、片结合的土壤检测,建立土壤档案。2004年在垦利县西宋乡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根据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绿色食品生产,通过全市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向棉农提供“测土施肥”服务。规范全市现有农资经营网络,建成垦利县农资经营网络,新建网点25处。
3、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结合全市供销社合作经济发展规划,培训200人次农民经纪人,发展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12处,督导成立利津县棉花行业协会。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东营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各县、区社该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实行责任人制度,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办事机构职责:
1、办公室:主持全市供销系统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日常工作。负责培训任务的安排和组织实施,组织培训知识手册和教材的编写;负责系统培训情况的上传下达和宣传报道工作;负责培训经费的协调和使用安排。
2、棉花农资小组:负责棉花、农资培训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负责棉花、农资培训方面的知识手册和教材编写;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材料信息,反馈意见,反映问题。
3、合作经济组织小组:负责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负责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知识手册和培训教材的编写;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材料信息,反馈意见,反映问题。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协调培训工作中必需的食宿安排、车辆调度;负责建好培训收支帐目,保证各项开支随时支出;负责文印工作,保证工作需要。
5、督查考核小组:按照市社制定的培训方案进行督查。负责督查办公室各工作小组各县区任务落实的进程和效果;负责督查培训工作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督查情况及时报市社领导小组和小组办公室主任。
(二)制定规划,明确职责。市社及各县区供销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农时,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编制了总期数157期,培训31400人次的培训规划。为将规划落实到位,明确规定了各级社的职责。
市供销社职责:
1、负责全市供销社系统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组织、协调和宣传工作。
2、负责知识手册和宣讲教材编写。
3、负责授课专家的选聘和师资培训。
4、承担部分培训任务。
县、区供销社职责:
1、负责组织本县区农民科技培训班,按照全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总体要求和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2、负责印刷和发放明白纸。在市社统一安排下,针对农业生产的不同时期或突发事件(如大面积出现疫情等),向农民群众及时发放明白纸。
3、报告信息。各县区对农民科技培训有关情况一方面向当地媒体做好宣传,另一方面及时上报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市社成立农民培训宣传报道小组,在市社主办的《供销简报》开辟“千村万户农民培训”专栏,上传下达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与《东营日报》、东营电视台搞好协调,开辟系列专栏举办系列讲座,在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同时,宣传供销社,提高供销社的知名度、影响力。
(三)组建专家讲师团。讲师团人员组成单位: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东营市供销社、东营职业学院、东营市棉花行业协会、东营市绿源棉花研究中心等单位及有关方面专家。同时,与部分讲师团成员签订长年聘用合同,全方位负责农民培训工作。
讲师团主要职责:负责选聘授课专家;负责审查教材和授课内容;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和办班培训。
(四)成立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标准,成立以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党委书记杨明安,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王留明任主编的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东营地区棉花技术实用知识问答》手册,总字数7万余字,初版印刷1万册,已部分发放到棉农手中。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网络建设知识手册,与全年的农民培训工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实行理论培训与研讨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面授、讲座、技术指导、自学、电视、投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分级、分类、分批组织实施。实用技术专题培训每期安排一天;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每期安排30个学时。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培训渠道。组织受训农民外出参观,学习技术,开拓视野;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在棉花生产季节,每周定时在东营日报、东营电视台和各县区报纸、电视台上开辟专栏,发布信息。
五、督导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督导。市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调度。市社承担具体培训任务的各部门和各县、区社按照总体方案要求,细化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措施。各部门、单位按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和督导,总结典型,及时推广。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培训档案。每月15、30日前,由县区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半月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人数、讲课教师及其他科技培训形式、做法和效果等情况汇总,上报市社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以简报形式通报进展情况。农民培训工作作为系统和市社机关年终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资金支持。市社预支10万元,用于该工程各项开支。
认真开展农民教育 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东营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杨明安
二○○四年,东营市委、市政府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农业生产知识需求出发,决定在全市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并列为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供销社作为棉花生产、流通的主渠道,承担了棉花工作的培训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培训任务,市社成立了以杨明安主任任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骨干力量,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市政府“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精神为指针,从供销系统优势业务入手,围绕棉花产业化生产经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使用、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等方面,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高起点起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切实抓好担负的农民培训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是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社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助农增收、实现农村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民培训,让农民充分认识什么是合作经济组织,什么是农民经纪人,为什么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其组织原则是什么,如何加入并组织运行,让农民认识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社带领农民闯市场、奔小康的有益活动,增强农民群众参加、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以合作经济组织改造基层社,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二是与发展连锁经营相结合,建立为农民提供集科技、信息、农资供应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把农民教育与现有经营网点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资价格预测等科技、信息服务结合起来,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农民群众认识到供销社经营网点不仅能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供应,更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培训等综合服务。加大网络建设力度,以现有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再生资源经营网络为基础,逐步规范提高,并向日用工业品公司连锁经营延伸,把超市引向农村。引导农民围绕在供销社经营网络周围,并最终加入到网络中来。
三是与棉花优良品种繁育、推广相结合,推动优质棉花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提升我市棉花竞争力。棉花市场的高价位,刺激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但棉种市场的杂、乱、差又阻碍了棉花产业的大发展,目前棉农对这一问题已有了初步认识。借助进行农民培训,提高棉农棉花良种种植的认识,解决棉农植棉过程中投入与产出认识的误区。要发展优质棉种植示范基地,组织棉农实地参观,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宣传供销社在棉花领域的优势和经验,提高棉农对供销社的信任度。市供销社与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合作,以东营市绿源棉花研究中心为依托,成立东营市棉花种业公司,力争三年内将东营地区棉花种植统一到4-5个品系中,实现优质化、区域化种植,推动东营市棉花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与开放办社相结合,拓宽供销社发展空间。通过农民培训,大张旗鼓地宣传供销社,提高供销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政府和农民重新认识供销社、了解供销社,增强供销社开放办社的能力,拓宽供销社的发展空间。
三、培训内容和任务目标
(一)培训内容:根据棉花生产经营形势,负责好棉花种植、加工和营销方面的培训;根据农业种植结构状况,负责好农业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培训;根据各县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结构状况,负责好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方面知识的培训。
(二)任务目标:围绕全市棉花生产,使棉农对棉花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知识和技术有较大提高。
1、棉花方面:在棉花生产的各个时节采取集中专业知识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培训棉农3万人次;以实用知识手册、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培训,棉农受益覆盖面达60%以上。年内发展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推广优质棉种植10万亩。
2、农业生产资料方面:对全市棉花种植地块,进行一次点、片结合的土壤检测,建立土壤档案。2004年在垦利县西宋乡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根据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绿色食品生产,通过全市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向棉农提供“测土施肥”服务。规范全市现有农资经营网络,建成垦利县农资经营网络,新建网点25处。
3、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结合全市供销社合作经济发展规划,培训200人次农民经纪人,发展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12处,督导成立利津县棉花行业协会。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东营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各县、区社该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实行责任人制度,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办事机构职责:
1、办公室:主持全市供销系统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日常工作。负责培训任务的安排和组织实施,组织培训知识手册和教材的编写;负责系统培训情况的上传下达和宣传报道工作;负责培训经费的协调和使用安排。
2、棉花农资小组:负责棉花、农资培训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负责棉花、农资培训方面的知识手册和教材编写;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材料信息,反馈意见,反映问题。
3、合作经济组织小组:负责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负责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知识手册和培训教材的编写;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材料信息,反馈意见,反映问题。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协调培训工作中必需的食宿安排、车辆调度;负责建好培训收支帐目,保证各项开支随时支出;负责文印工作,保证工作需要。
5、督查考核小组:按照市社制定的培训方案进行督查。负责督查办公室各工作小组各县区任务落实的进程和效果;负责督查培训工作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督查情况及时报市社领导小组和小组办公室主任。
(二)制定规划,明确职责。市社及各县区供销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农时,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编制了总期数157期,培训31400人次的培训规划。为将规划落实到位,明确规定了各级社的职责。
市供销社职责:
1、负责全市供销社系统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组织、协调和宣传工作。
2、负责知识手册和宣讲教材编写。
3、负责授课专家的选聘和师资培训。
4、承担部分培训任务。
县、区供销社职责:
1、负责组织本县区农民科技培训班,按照全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总体要求和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2、负责印刷和发放明白纸。在市社统一安排下,针对农业生产的不同时期或突发事件(如大面积出现疫情等),向农民群众及时发放明白纸。
3、报告信息。各县区对农民科技培训有关情况一方面向当地媒体做好宣传,另一方面及时上报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市社成立农民培训宣传报道小组,在市社主办的《供销简报》开辟“千村万户农民培训”专栏,上传下达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与《东营日报》、东营电视台搞好协调,开辟系列专栏举办系列讲座,在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同时,宣传供销社,提高供销社的知名度、影响力。
(三)组建专家讲师团。讲师团人员组成单位: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东营市供销社、东营职业学院、东营市棉花行业协会、东营市绿源棉花研究中心等单位及有关方面专家。同时,与部分讲师团成员签订长年聘用合同,全方位负责农民培训工作。
讲师团主要职责:负责选聘授课专家;负责审查教材和授课内容;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和办班培训。
(四)成立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标准,成立以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党委书记杨明安,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王留明任主编的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东营地区棉花技术实用知识问答》手册,总字数7万余字,初版印刷1万册,已部分发放到棉农手中。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网络建设知识手册,与全年的农民培训工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实行理论培训与研讨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面授、讲座、技术指导、自学、电视、投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分级、分类、分批组织实施。实用技术专题培训每期安排一天;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每期安排30个学时。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培训渠道。组织受训农民外出参观,学习技术,开拓视野;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在棉花生产季节,每周定时在东营日报、东营电视台和各县区报纸、电视台上开辟专栏,发布信息。
五、督导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督导。市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调度。市社承担具体培训任务的各部门和各县、区社按照总体方案要求,细化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措施。各部门、单位按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和督导,总结典型,及时推广。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培训档案。每月15、30日前,由县区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半月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人数、讲课教师及其他科技培训形式、做法和效果等情况汇总,上报市社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以简报形式通报进展情况。农民培训工作作为系统和市社机关年终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资金支持。市社预支10万元,用于该工程各项开支。
认真开展农民教育 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东营市供销合作社主任 杨明安
二○○四年,东营市委、市政府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农业生产知识需求出发,决定在全市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并列为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供销社作为棉花生产、流通的主渠道,承担了棉花工作的培训任务。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培训任务,市社成立了以杨明安主任任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骨干力量,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市政府“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精神为指针,从供销系统优势业务入手,围绕棉花产业化生产经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使用、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等方面,联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高起点起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切实抓好担负的农民培训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是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社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助农增收、实现农村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民培训,让农民充分认识什么是合作经济组织,什么是农民经纪人,为什么要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其组织原则是什么,如何加入并组织运行,让农民认识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社带领农民闯市场、奔小康的有益活动,增强农民群众参加、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以合作经济组织改造基层社,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二是与发展连锁经营相结合,建立为农民提供集科技、信息、农资供应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把农民教育与现有经营网点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资价格预测等科技、信息服务结合起来,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农民群众认识到供销社经营网点不仅能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供应,更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培训等综合服务。加大网络建设力度,以现有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再生资源经营网络为基础,逐步规范提高,并向日用工业品公司连锁经营延伸,把超市引向农村。引导农民围绕在供销社经营网络周围,并最终加入到网络中来。
三是与棉花优良品种繁育、推广相结合,推动优质棉花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提升我市棉花竞争力。棉花市场的高价位,刺激了农民的植棉积极性,但棉种市场的杂、乱、差又阻碍了棉花产业的大发展,目前棉农对这一问题已有了初步认识。借助进行农民培训,提高棉农棉花良种种植的认识,解决棉农植棉过程中投入与产出认识的误区。要发展优质棉种植示范基地,组织棉农实地参观,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宣传供销社在棉花领域的优势和经验,提高棉农对供销社的信任度。市供销社与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合作,以东营市绿源棉花研究中心为依托,成立东营市棉花种业公司,力争三年内将东营地区棉花种植统一到4-5个品系中,实现优质化、区域化种植,推动东营市棉花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与开放办社相结合,拓宽供销社发展空间。通过农民培训,大张旗鼓地宣传供销社,提高供销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政府和农民重新认识供销社、了解供销社,增强供销社开放办社的能力,拓宽供销社的发展空间。
三、培训内容和任务目标
(一)培训内容:根据棉花生产经营形势,负责好棉花种植、加工和营销方面的培训;根据农业种植结构状况,负责好农业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培训;根据各县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结构状况,负责好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方面知识的培训。
(二)任务目标:围绕全市棉花生产,使棉农对棉花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知识和技术有较大提高。
1、棉花方面:在棉花生产的各个时节采取集中专业知识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等方式,培训棉农3万人次;以实用知识手册、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宣传培训,棉农受益覆盖面达60%以上。年内发展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推广优质棉种植10万亩。
2、农业生产资料方面:对全市棉花种植地块,进行一次点、片结合的土壤检测,建立土壤档案。2004年在垦利县西宋乡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根据全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绿色食品生产,通过全市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向棉农提供“测土施肥”服务。规范全市现有农资经营网络,建成垦利县农资经营网络,新建网点25处。
3、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结合全市供销社合作经济发展规划,培训200人次农民经纪人,发展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12处,督导成立利津县棉花行业协会。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东营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各县、区社该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实行责任人制度,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办事机构职责:
1、办公室:主持全市供销系统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日常工作。负责培训任务的安排和组织实施,组织培训知识手册和教材的编写;负责系统培训情况的上传下达和宣传报道工作;负责培训经费的协调和使用安排。
2、棉花农资小组:负责棉花、农资培训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负责棉花、农资培训方面的知识手册和教材编写;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材料信息,反馈意见,反映问题。
3、合作经济组织小组:负责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工作任务的组织协调;负责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知识手册和培训教材的编写;及时收集、汇总、上报相关材料信息,反馈意见,反映问题。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协调培训工作中必需的食宿安排、车辆调度;负责建好培训收支帐目,保证各项开支随时支出;负责文印工作,保证工作需要。
5、督查考核小组:按照市社制定的培训方案进行督查。负责督查办公室各工作小组各县区任务落实的进程和效果;负责督查培训工作中的违规违纪问题。督查情况及时报市社领导小组和小组办公室主任。
(二)制定规划,明确职责。市社及各县区供销社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农时,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编制了总期数157期,培训31400人次的培训规划。为将规划落实到位,明确规定了各级社的职责。
市供销社职责:
1、负责全市供销社系统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组织、协调和宣传工作。
2、负责知识手册和宣讲教材编写。
3、负责授课专家的选聘和师资培训。
4、承担部分培训任务。
县、区供销社职责:
1、负责组织本县区农民科技培训班,按照全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总体要求和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
2、负责印刷和发放明白纸。在市社统一安排下,针对农业生产的不同时期或突发事件(如大面积出现疫情等),向农民群众及时发放明白纸。
3、报告信息。各县区对农民科技培训有关情况一方面向当地媒体做好宣传,另一方面及时上报市供销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市社成立农民培训宣传报道小组,在市社主办的《供销简报》开辟“千村万户农民培训”专栏,上传下达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与《东营日报》、东营电视台搞好协调,开辟系列专栏举办系列讲座,在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同时,宣传供销社,提高供销社的知名度、影响力。
(三)组建专家讲师团。讲师团人员组成单位: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东营市供销社、东营职业学院、东营市棉花行业协会、东营市绿源棉花研究中心等单位及有关方面专家。同时,与部分讲师团成员签订长年聘用合同,全方位负责农民培训工作。
讲师团主要职责:负责选聘授课专家;负责审查教材和授课内容;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和办班培训。
(四)成立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标准,成立以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党委书记杨明安,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王留明任主编的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东营地区棉花技术实用知识问答》手册,总字数7万余字,初版印刷1万册,已部分发放到棉农手中。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网络建设知识手册,与全年的农民培训工作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实行理论培训与研讨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面授、讲座、技术指导、自学、电视、投影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分级、分类、分批组织实施。实用技术专题培训每期安排一天;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每期安排30个学时。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培训渠道。组织受训农民外出参观,学习技术,开拓视野;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在棉花生产季节,每周定时在东营日报、东营电视台和各县区报纸、电视台上开辟专栏,发布信息。
五、督导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督导。市社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调度。市社承担具体培训任务的各部门和各县、区社按照总体方案要求,细化工作计划和各项工作措施。各部门、单位按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和督导,总结典型,及时推广。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培训档案。每月15、30日前,由县区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半月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人数、讲课教师及其他科技培训形式、做法和效果等情况汇总,上报市社农民科技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以简报形式通报进展情况。农民培训工作作为系统和市社机关年终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资金支持。市社预支10万元,用于该工程各项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