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社三届第五次理事会议典型发言材料之四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主任 孙立坤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河南省供销社把基层社改造作为打造农村综合服务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省已改造基层社1276个,改造面达到64.44%。通过改造,不仅使基层社焕发了生机,而且也促进了全省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2003年,全省完成销售总额356.63亿元,同比增长9.48%,超省政府目标18.88%;上缴国家税费2.71亿元,同比增长30.37%;实现利润1.07亿元,比上年增加8054万元,增幅300.97%,超省政府目标27.89%。 改革推动 改革产权。通过吸收职工或社会资本入股、以资抵债、抵贷返租、破产减债等多种形式推进基层社的改造,既卸掉了经济包袱,又推进了产权多元化。目前,全省基层社改造成股份合作制企业539个、被托管66个破产128个,分别占基层社总社的27.9%、3.4%和6.6%。 整合完善。抓住乡镇合并和小城镇建设机遇,采取强社兼并弱社、大社托管小社等措施,重新调整经营网点布局,撤掉一批边、小、微、亏或主营业务差、为农服务功能弱的基层社,收缩战线,集中优势,加快中心社和一县一社建设步伐。南阳的淅川县供销社把香花、九重、厚坡三个区域相近的基层社合并组建了厚坡中心社。组建后,通过膨胀规模,滚动发展,新增固定资产280万元,处理经济包袱420万元,连续三年利润超过50万元,职工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被全国总社命名为示范基层社。 组建集团。打破基层社行政区域界限,实行资本联合,发展企业集团,提高了基层社的竞争力。 服务促动 兴办专业合作社。坚持基层社改造与专业合作社建设相结合,组织农民、产销大户、农民经纪人依托基层社创办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加工、储运、销售等综合服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相互参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走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之路。到去年底,全省依托基层社创办专业合作社2143个,吸收社员70.35万户,全年推销产品22.37亿元,户均增收1097.6元;建成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98个,带动农户74.24万户,全年销售收入49.02亿元。全省有4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有15家企业、11个专业合作社分别被全国总社认定为全国供销社龙头企业和示范专业社。 建好综合服务社。通过基层社投资建、职工回村建、吸收农民建、与村委会合建等不同方式,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目前,全省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3.55万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3.64%,实现销售36.98亿元,占基层社销售总额的24.71%。 发展社区服务。基层社在搞好为农服务的同时,还与上级社联手对农副产品直接进城市社区进行了实践探索,让农产品直接进城,解决了农产品卖难和市民购买绿色产品难的问题。 网络拉动 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和“小网点、大网络”的路子,发展超市,实行连锁经营,以业态创新改造基层社。 连锁配送经营。利用基层社辐射乡村的网络优势,由省社直属公司牵头打造农资、棉花、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和烟花爆竹五大经营网络,构筑市级骨干网,县级区域网,基层终端网。目前,全省已发展配送中心128个,连锁店1508个,加盟店1196个,连锁经营销售额9.4亿元,增幅30.01%。 建设农村超市。实施超市进乡村工程,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逛超市,自由选购中意的商品。全省已建成乡村超市601个。许昌县河街基层社陈胡村综合服务社超市,经营商品超过5000种,年销售额200多万元。 打造自身品牌。全省自创经营品牌的基层单位已有上百家。 开放带动 河南省社坚持把开放办社作为对改造基层社的一项重大举措,专题召开对外开放会议,要求以开放促发展。 引进资金。通过盘活基层社现有存量资产、产权转让、增资扩股、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大引资力度。2003年,全省引进项目197个,资金达9.37亿元。其中,基层社引进项目120个,资金3.5亿元。周口市供销社引进资金3亿元兴建的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去年加工大豆40万吨,产值14.6亿元,利润5200万元。该公司依托基层社建高油、高蛋白大豆基地128个,种植大豆200万亩,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5000万元,同时带活了一批基层社。 引进技术。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引进技术改造基层社。去年,全省引进技术84项,其中基层社引进10余项。通过技术带动,一些基层社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新乡的封丘县供销社抓住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畜牧业发展的机遇,从省科委引进“草粉”加工技术,投资150万元(计划投资4200万元),在娄堤乡基层社成立了全省唯一一家拥有“草粉”高级加工设备的企业———封丘新丰草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年设计生产干草能力2万吨,可承担2万亩草业种植发展任务,带动5000多农户,每年可使农民增加收入500万元。去年已推广种植苜蓿1500亩。 引进人才。面向社会,敞开社门,重点吸收农村致富能手、经纪人等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加入供销社。全省已有11955名农民和其它社会优秀人才加入供销社队伍。林州市供销社通过公开招聘、项目竞聘等不同办法,先后聘用5位村支书、建筑队长和农村经营能手担任基层社主任,选聘60多名社会人员担任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社长。这些人员进入供销社后,给供销社带来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为供销社经营增添了新活力。从社会公开选聘的5位农村经营能人,在担任乡镇供销社主任后,使供销社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原康基层社被授予“全国示范基层社”,该社主任郭九山被评为全国系统劳动模范。 市场牵动 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大力兴办各类专业市场,既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又促进了基层社的发展。 开发资产建市场。利用闲置的仓库、场院,开发、改造成商品交易场所,引商进场,引市入院,形成了新的物流和商品交易平台。 拓展新业办市场。各地基层社在商品经营中,不局限农资、日用消费品的一买一卖上,积极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兴办各类专业市场。目前,河南省全省依托基层社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市场111个,年交易额9.8亿元。 完善功能活市场。各地基层社专业市场对进场商户实行一站式服务,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安阳的内黄县供销社与基层社联合建起了辐射冀、鲁、豫等10个省30多个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该市场与北京、天津等12个大型蔬菜集散地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及时向菜农反馈国内蔬菜市场需求、价格信息,指导菜农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被当地农民誉为“闯市场的领航船”。 协会助动 把协会作为供销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打造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载体。省社与省民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通知》,举办了协会建设培训班,并由省社各位主任兼任农产品、棉花、农资、茶叶、果品等协会的会长。目前,全省已兴办专业协会10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