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逐年上升。自1978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数量由1978年的2827万增至2000年的17078万人,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改革以来累计6000多万人至1亿人之间,仅2002年底,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已达9400万,按照我国制定的发展方略,到2020年至少将有3亿的农村人口进城。十六大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 1、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是农村奔小康的重要保证 我国农村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但只要有70%的左右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一般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如果农民不能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中国农村奔小康就是一句空话。 2、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而在第二、三产业逐渐上升,使农村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分配逐渐趋于稳定,结构逐渐合理,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并且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加入WTO后,中国农村的隐性失业加剧,大量富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非农领域充分就业,是造成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民人均收入呈正比例,劳动力转移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增长2.28%。我国外出劳动力的年人均收入为2900元,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约高出四分之一,有一个劳动力在外就业或转业,就带动一户脱贫。 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被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作为农村发展的基本政策。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现状既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农村劳动力转业层次的提高。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 1、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87.8%,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初高中程度劳动力占59%,大中专以上程度劳动力仅占2.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这样,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之中因大部分没有经过任何的职业训练,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缺的机会;另一方面,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因为缺文少化的劳动力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一旦经济过热,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另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从长远看,甚至可能影响到农村工业化进程。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而其它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比农业部门高出23倍。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规模、速度,从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还是从入世后的城市经济需要不断补充高素质一线劳动者考虑,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当务之急! 为了使农村劳动力去得顺畅,转得开心,应充分发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 2、切入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扩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瓶颈 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治本之策,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当前大规模地提高我国已经进城和准备进城的农民文化素质及技术操作能力的治标良药!我国每年有将近1600万初中毕业生,能够升学的仅有400万,而且目前转移的农村青年已近1亿人,每年还在以上千万的数字递增。如果这些青年中有5%—10%的人达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每年中等职业学校就可以满员招生,这些学校就有了了极大的扩展余地。统计表明,农村现有劳动力的86.4%未经任何专业技能培训;1997-1999年“回流”民工23%的“回流”原因是素质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0%以上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出现生存危机。可见,当前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劳动力对职业教育存在巨大潜在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却“等米下锅”。可见切入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扩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瓶颈。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优势也决定了它是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技能、解决就业、服务经济建设为目的的完成性教育。一是作为一种服务机构能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种要求,二是作为产品生产者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能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能把农村的劳动力负担变成人力资源。从1980年至1997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共为社会输送700万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面对加入WTO新形势,国家教育市场的新动态,大多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对市场观念无动于衷,很少有学校面对初中毕业生就业前,在职人员转岗,劳动力转移这一大批待职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连年萎缩。60年代美国学者福斯特就指出:受训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和就职后的发展前景,是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为出发点,才能学以致用,才能称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所以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气侯,源源不断地、大规模地提供高素质的各种层次的劳动力是稳定甚至扩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黄炎培先生早就说过,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就业压力不是来自“下岗职工”,而是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使农村劳动力“有业”、“乐业”就应该成为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 3、构建转移劳动力素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平台 面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瞄准农村劳动力,面向大市场。首先,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城乡分割局面,不再把农村职业教育囿于县及县以下农村的狭隘范畴,而要使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构建劳动力转移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平台。①取消招生年龄限制,实行弹性学制,打破三年全日制的教学设置。应该控制的是学习的内容,不应该控制限制其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期限。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制度,允许他们分阶段完成学业。②要摆脱以农为“笼”的思想束缚,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仅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劳动力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找准与市场的切入点开办“市场营销”、“商务外语”、“机械加工”等专业,扩大招生规模。③加大单元模块的推广力度。目前,我国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还是科技含量比较地的教育,毕业生就业面窄、稳定性差。德国的双元制教学采取先签定合同,再学习的方法。面向转移的在职职工,谋求与企业联办的路子,为在职职工开办专业。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抓住机遇、瞄准市场与各行各业签定培养合同,既能保证企业得到转移的劳动力,又能保证学校的生源。解决了用工与务工的矛盾。④为了使农民能上得起学,政府要给予适当扶持,建议将正在高校实行的助学贷款计划推广到农村中等职业学校。⑤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国家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并严格执法,对非法雇佣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实行严厉制裁。把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标准相挂钩,“迫使”从业人员走进课堂,毕业拿双证(毕业证、职业技能鉴定证)后再走上工作岗位。促使职业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总之,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经济任务在劳动力转移中充分发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既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关键,抓住契机,壮大自己,才能在教育的大市场求得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