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铃薯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种薯感染多种病毒而种性退化,进而导致大幅度减产。解决马铃薯种性退化的唯一途径是种植脱毒种薯。
一、品种选择
山东省马铃薯生产属于中原二季作区,适宜栽培的品种以早熟的鲜食型为主,以中熟的加工型为辅。
1.鲜食型
中原二季作区需要选用休眠期较短、植株较矮、结薯集中,适合食用、出口或间作套种的早熟品种,如、荷兰15号、荷兰7号、科薯6号、春秋8号、希森3号、雪川3号等。
此类品种大多数是以荷兰“费乌瑞它”作育种材料选育而成,出苗至成熟65~70天,株型直立,生长势强,分枝少,茎秆粗壮,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块;块茎长椭圆形,稍扁,大而较整齐,商品薯率85%左右,黄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休眠期短,约70天,耐贮藏;一般亩产3000~5000公斤。
2.加工型
选择宜订单种植的大西洋。
特征特性:大西洋马铃薯属中熟油炸加工型品种,生长繁茂,出苗到成熟100天左右。块茎圆形,结薯集中,中等薯块的比例大而整齐。薯皮呈淡黄色,薯肉白色,芽眼浅。薯块含淀粉18%以上,还原糖0.2%以下。该品种不抗晚疫病,易退化。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
二、种薯质量选择与处理:
1.种薯质量选择:
脱毒种薯级别G1或G2代;纯度不低于95%,薯块整齐度不低于80%,不完善薯块不高于5%。
2.种薯精选:
以幼龄和壮龄块茎做种,淘汰薯形不规整、表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病薯等不良性状的薯块,切块前在温度不低于10℃的阳光下,翻晒2~3天。
3.切块与处理
(1)切块时间: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选择适宜的切块时间,地膜种植的为2月初,二膜(拱棚+地膜)种植为1月10日左右,三膜(大拱棚+小拱棚+地膜)种植的为12月10日左右。即马铃薯播种前25-30天为宜。
(2)切块大小:一般薯块大小在30~40克为宜,切块大小与产量关系很大,切块愈大,则产量愈高,播种后,抗不良环境(旱、涝、病虫害)的能力强。
(3)切块方法:切块最好在不低于1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切块时,先将种薯脐部切掉不用,观察种薯健康状况,淘汰带病种薯;切刀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切好的薯块应放置在纸箱或竹筐内,避免薯块直接放在地面或塑料薄膜上,以免影响切口愈合;将带顶芽50克以下的种薯,可自顶部纵切为二; 50克以上的大薯,应自基部顺螺旋状芽眼向顶部切块,到顶部时,纵切3~4块,可与基部切块分开存放,分别播种,可保证出苗整齐,根据马铃薯芽眼的排列切成立体小三角形的若干小薯块,并且每个小三角薯块最好要有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
(4)拌种:切块后及时药剂拌种,药剂配方为:10%适乐时20~50毫升+72%硫酸链霉素10~15克兑水1~2公斤,拌100~150公斤种薯,喷施种薯切块表面拌匀,摊晾7~8小时或加滑石粉或石膏粉吸取切块表面水分,温度不低于10℃。待伤口愈合后进行催芽或播种。
马铃薯拌种拌药要求切块后10分钟以上,均匀拌于切面。酸性土壤和中性土壤用滑石粉作为溶剂,碱性土壤用石膏粉作为溶剂拌种。
4.催芽:
在具有保温和增温效果的室内进行催芽,有条件的可利用冬暖大棚或大拱棚加小拱棚进行催芽。催芽温度15~20℃为宜,严格控制温度不超过25℃采用阳畦或拱棚进行催芽,阳畦底部距地面40厘米。每150公斤种薯约需阳畦2平方米,切块前3天整好阳畦,提前升温。薯块堆积厚度不能超20厘米,从阳畦北面倒入薯块,距阳畦南端不宜放置薯块,留出30-40厘米的温度缓冲区间。薯块上部盖草帘或沙子,喷洒适量温水,保持草帘或沙子潮湿即可。草帘上部再覆盖一层薄膜。在催芽过程中,视草帘或沙子潮湿情况,可适量喷洒干净的温水,以保持适宜的水分。
5.练芽
催芽15天后,视苗床内薯芽的生长情况,分拣出芽长1厘米以上的薯块在阳畦内单独存放练芽,不再继续盖草帘,使薯芽颜色变为深紫色,而且变的又粗又壮,通常每个薯块留一个芽,以芽长1-2厘米、见光变为紫色的粗壮芽为壮苗。达不到标准的可继续催芽,20天后,揭开草帘见光练芽。经过练芽的种薯出苗快、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明显。
6.薯芽的包装和运输
育好的薯芽极易受碰撞脱落,因而练好的薯芽应仔细的摆入桶、筐等硬质的容器内。向田间运输时,容器周边要用细软的草或旧衣物塞严,避免晃动导致薯芽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