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播种前后要耙压? 所谓耙压是耙地与镇压的简称。耙地或镇压是提高整地质量的关键措施,而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小麦播种质量。目前生产条件下,小麦生产 应大力提倡“七分种三分管”,播种质量至关重要。小麦播前耙压、播后镇压是小麦播种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播前耙压的必要性 当前,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田已占全省的80%左右,当年秋种不论是否进行深耕或深松,旋耕两遍后不耙压就直接播种已成为我省小麦多近年来的重要播种方式。随着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秸秆还田量愈来愈大,整地质量的难度也随之加大。而旋耕两遍后不耙压就直接播种,致使土壤过于悬松,“虚土层”太厚,必然导致播种深浅不一,播种质量差。 播种过深,就会出苗期长、养分消耗多而成弱苗,冬前分蘖少而且易感染腥黑穗病等;播种过浅,造成小麦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减少,严重影响种子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易造成“吊死苗”。播种过深或过浅,均会导致小麦抗旱、抗冻、后期抗倒伏能力显著降低。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搞好播前通过机耙或机械镇压2-3次,墒情适宜的地块以重耙为主;表墒较差的地块以镇压为主,达到“上虚下实”的播种要求。在播种时要选用带镇压轮的播种机,能够控制播深(3-4cm),利于小麦苗全、苗齐、苗壮。 (二)播后镇压作用 凡是没有播前耙压的地块,播后必须进行镇压: 小麦播后镇压是保证小麦出苗质量,抵御旱灾、低温冻害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 1、节水抗旱。对播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播后镇压有利于踏实土壤,粉碎坷垃,填实缝隙,减少水分蒸发(水分的毛管作用即提墒作用)保水保墒,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对旱地麦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更为明显。 2、增强土壤与种子的密接程度,会减少种子悬空,使种子容易吸收土壤水分,促进小麦根系下扎、提高抗旱抗冻能力,减少黄苗、弱苗和死苗现象的发生; 3、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促进分蘖和次生根增长;增强抗倒伏能力,促进大蘖生成,控制无效分蘖,增加亩穗数 。 通过多年试验:小麦播后镇压,与整地质量差、旋耕播种且干旱的地块相比,能提早出苗1-2天,单株分蘖增加0.4-0.6个,单株次生根增加1.2-2.1条,冻害干叶率降低10%-15%,群体增加5-25万。 二、播后镇压注意事项 1.“压干不压湿”、 “压虚不压实”。在一般墒情条件下,应随播种随镇压。土壤墒情较差时,播种后应采用专用镇压器进行重镇压,以增加土壤的紧密度,使土壤中的下层水分上升,以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土壤过湿的麦田,应适当推迟镇压时间,以防地表板结影响出苗。 2.应在小麦播后1-2天(如是阴天可适当延长),地表出现旱意时进行,做到暄土镇压。如果镇压过早---因土壤湿度大,易使土壤表层被轧僵;镇压过晚---土壤表层失水过多,镇压作用降低,影响出苗。小麦种子萌发后的地块不要镇压,以免折断根芽,影响出苗。 3.若播后持续干旱,要及时进行多次镇压。小麦3叶期、4叶期仍然持续干旱,要进行2次以上的镇压,从而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提升底墒。 4.区别不同土壤: 对于墒情较差的壤土、沙壤土以及一般类型的土壤、粘土等,最好是随播随镇压;对于土壤水分适宜的轻壤土,可在播后半天之内镇压;土质粘重或含水量较大的土壤,则应在播后地表稍干时进行轻镇压。黏性土壤潮湿时不宜镇压,否则容易造成表土板结,阻碍种子顶土出苗。 三、 镇压机械的选择 总的要求:确保压实土壤,又不至于出现因器具过重使轧后的土壤过硬。 大力推行机械镇压,提高镇压效率与质量。可选择拖拉机牵引的专用镇压器或机器动力镇压器,镇压效果 好。就山东目前情况,应首选郓城工力生产专用镇压器和小麦宽幅播种镇压施肥一体机;也可选择夏津县研制的--自走式小麦镇压机或多轮胎式镇压拖拉机。 各地供销社要将耙压作业作为小麦托管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实行播前耙压或播后镇压,并力争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在粮食高产创建的核心区实现耙压服务全覆盖。如专用镇压器具配备不足时,可以因地制宜使用已经证明实用的一些镇压器具。如:宁津县农民自己设计发明改装的镇压平压机。 2016年10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