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念与作用 1.技术概念。小麦“两深一浅”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针对当前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玉米季秸秆还田量大、整地播种质量差,频繁机械作业导致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加厚以及小麦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研究建立的。技术中的“两深”一个指的是深松(30公分以上),起到打破犁底层促进小麦根系下扎和生长的作用;另一个是指深施肥(施肥深度17~20公分左右),起到增加深层土壤养分含量,扩大小麦营养吸收范围,增加小麦深层根系比例,提高小麦抗逆稳产能力的作用;“一浅”是控制播种深度3~4公分,避免小麦播种过深造成的深播弱苗,保证小麦苗齐苗壮。该技术2014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拍摄成科教宣传片在全国公映,同年获得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技术推广一等奖;2015年被山东省定为小麦绿色增产模式重点技术。 2.技术作用。该技术利用山东郓城工力公司生产的专用作业机械(深松整地播种一体机,下同),通过苗带浅旋深松、分层深施肥、优化耕层土壤质量和适当浅播镇压、提高播种质量等关键技术措施,在减少作业次数、降低作业成本的同时,实现了小麦一播全苗和苗齐、苗匀、苗壮,有效解决了当前旋耕播种小麦基肥撒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避免了深播苗、悬空苗、疙瘩苗和缺苗断垄现象,同时也解决了中后期小麦倒伏和早衰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节本增效和增产增收的统一。 二、节本增产增效情况 1.生产成本核算。该技术在旋耕带播种作业,免耕带不进行机械作业,玉米秸秆仍覆盖于地表,减少了机械作业动力消耗,同时也因行间秸秆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比旋耕播种和耕地播种少浇一遍水。利用专用机械就可一次性完成整地、施肥、播种、镇压等多个环节复式作业,减少了机械作业次数和对土壤的碾压,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机械作业成本。在生产实践中,该技术表现出了节水、省肥、省种、省工、高产的特点,比传统技术,生产成本降低80~100元/亩(见下表)。 不同种植方式小麦生产成本比较 ( 单位:元/亩) 技术名称 | 秸秆还田 | 翻耕 | 旋耕 | 种子 | 播种 | 基肥 | 灌溉 | 追肥 | 病虫草害防治 | 合计 | 两深一浅 | 30 | 0 | 0 | 40 | 70 | 100 | 70 | 40 | 40 | 390 | 旋耕播种 | 30 | 0 | 70 | 40 | 25 | 120 | 105 | 40 | 40 | 470 | 耕地播种 | 30 | 40 | 50 | 40 | 25 | 120 | 105 | 40 | 40 | 490 | 注:旋耕播种中旋耕2次,每次按35元/亩计算,耕地播种中旋耕整地2次,每次按25元/亩计算。 2. 增产增效情况。与宽幅精播对照相比,该技术机械作业成本可降低20%-30%,同时增产3%-10%(平均增幅为7%左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15%。2015年6月11日,该技术小麦高产示范田经省内有关专家实打亩产778.3公斤,创造聊城市小麦高产纪录;诸城市示范田旱地小麦实打亩产524.3公斤,比当地传统栽培高120公斤左右。该技术既能在高产田发挥小麦产量潜力,也适用于中低产田小麦生产,均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三、关键技术、流程与注意事项 1.关键技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技术是苗带旋耕深松、深施肥和适当浅播后镇压,配套技术是秸秆还田技术、高产品种筛选、种子处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水肥管理技术、抗逆减灾技术、一喷三防技术等。 2.技术流程。选择分蘖成穗率高、抗逆性较强的高产小麦品种,如济麦22,在播种前进行包衣和拌种,并准备好种肥;前茬作物(玉米等)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后,在适宜播期内,用专用小麦播种机一次完成苗带旋耕(宽幅20~22cm可调)、振动深松(深度大于30cm)、肥料分层集中深施、圆盘播种器均匀播种(于作业带内播种两行小麦,与免耕带一并计算,小麦平均行距20cm左右,播种深度3~4 cm)、播后镇压。适宜播种期内,小麦播种量控制在8~10 kg/亩范围内;冬前杂草防治,适时浇灌越冬水,实现小麦适墒壮苗越冬;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肥水调控;小麦后期进行一喷三防和防衰增粒重技术;蜡熟期适时收获。 3.注意事项:(1)技术对播种机的要求较高,播种前需要进行播种量、播种深度、施肥量、施肥深度调节,以确保播种质量;(2)播种前如土壤墒情不足,应根据距离适宜播期的时间,决定播前造墒还是播种后再浇蒙头水。(3)深松整地播种一体机要求配套动力120马力以上大,虽然价格较高,但效率高,省工省时,代表小麦生产的发展方向。 2016年9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