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经济上的空壳化导致基层党组织服务上的空壳化—— “村社共建”看莒南 石莲子供销社主任刘玲军(中)、郝家庄村支部书记郝其科(左)和种植户一起查看西瓜长势。付金伟摄影报道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张海峰 实习生 王洪磊 “以前咱们村两委想给村民办点实事,总是力不从心。现在好了,村社共建一年多,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能为村民做的服务就更多了。”6月8日,莒南县道口镇曹家庄子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洪凯表示,现在村集体“有米下锅”了。 莒南县在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中,将在当地具有市场优势的供销社引入,在带动当地村民致富过程中,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经济和社会治理能力,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社建促党建”的新路子。 集体富了干部服务底气足 做了十年村支书的李洪凯见证了社区的发展变化,“已过了不惑之年啦,而‘村社共建’让我对社区的未来发展也不再困惑了,这是条好路子。”他笑着说。 “村里近两千口子人,有2100亩耕地、1000亩菜地,前几年,集体收入主要靠几十亩的果园承包,收入了了,想给村民搞点服务,可惜无米下锅。开展村社共建以来,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高效大棚户均增收3万多元。”李洪凯解释,去年开始曹家庄子跟道口镇供销社合作,由村集体和供销社按照12.5:87.5的比例共同出资50万元,建设了占地20亩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双方根据出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 除此之外,村两委和镇供销社按5:5的比例共同出资创办洪凯蔬菜专业合作社,并共同出资兴建社区服务中心。合作社主要为210户社员提供规划建设、技术规程、种苗引进、农资供应、品牌标识、包装销售等方面的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则包括600平方米的合作社办公场所和便民服务室、500平方米的农资超市和日用品超市、村民健身娱乐文化广场,其中,农资、日用品超市由道口供销社经营,日常销售按低于市场价2%的价格卖给村民。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我们村干部干事儿的‘底气’就更足了。”李洪凯告诉记者,收入增加后,村里有钱进行基础和服务设施的改善,安装了40盏路灯,绿化了4000米的路面,硬化了1200米的路面,同时组建了环卫管理队伍,解决了村民的生活垃圾问题。另外,为增强村民的“软实力”,村干部带领村民代表到寿光、沂南等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并定期邀请专家来村进行培训,开展学习活动。 “以前,村两委干部在大家眼里,就是有事儿没事儿组织开个大会小会,有时大家还不乐意去。现在不但带着俺们挣了钱,还为俺们搞这么多服务,俺们愿意跟着他们干。”村民王好玉告诉记者,慢慢地,村集体和村干部在村民中的形象悄然发生了变化。 创新模式实现共建共富 当地不仅促成供销社和村两委共建合作社,也通过模式创新,让供销社、村两委与村民特别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直接达成合作。 “目前我们公司共有610亩土地,其中480亩用来种粮食,68亩种桑树,余下的六七十亩种花生。”洙边镇洙边社区家庭农场主庞立虎说,自去年实施“村社共建”后,自己原先的家庭农场改头换面,规模、产量和效益都明显提升,按照较保守的方式来算,合作后的第一年能分红30多万元,是之前的3倍。 庞立虎原本就是种植大户,从其他村民手里流转了310亩土地,去年春季还注册成立当地第一个家庭农场——博丰家庭农场。“200亩种小麦和玉米, 68亩种桑树养蚕,余下的种花生。”庞立虎告诉记者,一年每亩粮地的利润为300元左右,桑园带来3万元利润,花生这两年“生不逢时”,只得1万多元,“农场规模和效益不是很高,我就想着再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但一直苦于资金不足。” 正当他为资金“抓耳挠腮”时,洙边镇党委副书记刘翔军主动找到了他。“书记还喊来供销社和村两委的干部,大家拢在一起谈了不到半小时就拍板了。”他们决定通过“村社民共建”,即个人、村集体和供销社三方合作的模式来解决规模化遇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会后,由庞立虎个人、村集体、供销社按34:30:36的比例共同出资500万元成立了丰华农业服务公司。 具体分工为:庞立虎提供其原有的310亩土地和农业基础设施,包括3000平方米的晾场和配套的仓库、粮库、机库,以及5个300平方米的养蚕棚;村集体帮助流转出来300亩土地,并提供水电路渠的配套建设;供销社则主要提供公司化的运营管理、市场服务,以及农资、技术、种苗。公司新购置的农机设施则由三方共同出资,以便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托管业务。庞立虎告诉记者,在当地,供销社和个人直接合作成立公司的他是第一个,合作方式的创新,让当地农民有了更直接、更有效的致富路径。 “公司成立运作后,小麦亩产由700斤增加到了900斤,每亩花生的利润也能增加200元,桑蚕总收入增长到20万元。”庞立虎高兴地给记者数着,除此之外,依托公司的农机,他还和合作伙伴开展了1680亩土地的托管业务,帮助当地农民进行机械化耕种管收,由此带来近17万的纯利润。 “我们计划再上几个高效蔬菜大棚和西瓜大棚,同时扩大土地托管的规模。”庞立虎表示,共建更激发了他继续种地的信心,“现在对种地特别有信心,当农民也‘倍有面子’。” “实施村社共建之前,我们村的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实施后,通过丰华服务公司的分红,已经带来了24万元的收入。”同样感到“倍有面子”的还有洙边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景清。 除了帮助流转土地和提供基础服务外,“有了钱”后的洙边社区集体为村民提供不少服务。“我们首先拿出来5万多元,把农田总长5千米的坑洼土路全部修整成了大型农机能通行的机耕路;其次专门拿出来十几万元,把村里十二条街道全部进行路面硬化;除此之外,我们还给村里196名70周岁以上的老人在意外伤害保险上一人一年补贴5块钱。”刘景清告诉记者,实施村社共建后,村集体在服务村民上“不差钱儿”了。 给基层党建“釜底添薪” 在莒南县城,尤其是核心地段,记者发现很多商超大楼上都带有“中国供销合作社”的绿色大字及标志。“供销社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村、民、社几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莒南县供销社副主任王伟志介绍,莒南县供销社本身实力较强,近年来在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和农产品经营服务网络,以及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也开展了大量有益探索。“这些条件再加上我们主动转变和贴近服务的姿态,形成了我们所特有的优势。”王伟志说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县规划实施的“村社共建”项目共89个,涉及66个行政村(社区),其中社区服务中心及现代流通网络项目28个,新建日用品、农资超市等经营性服务设施10000平方米,农产品基地29个,总面积达6200亩,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吸纳3100户农民社员。记者发现,这些共建项目,一个共同特点是产权清晰,能够发挥村民、合作社、供销社、村两委几方优势并形成合力,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拉长产业链条,达到农业“增值”,多方受益。据统计,这些项目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60万元。 “在村社共建中,我们很注重的一点就是,在每一个合作社都成立了编合式党支部,即由所在镇党委镇政府协调,供销社的人在村两委中挂职,村干部在供销社里挂职,通过交叉任职的方式参与共建,把服务型党组织的优势渗透到各个环节。”王伟志介绍说,以前一些村两委没有平台,党员干部有劲儿使不上,想带头也没得带,村社共建后相当于有了“抓手”,有了带头干的事业。莒南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王勇侠则表示,经济上的空壳化,往往会带来基层党组织服务上的空壳化,进而是政治上的空壳化,通过村社共建,基层党员干部有事可干,带头致富,既提高了服务能力,也带来了威信和自豪感。 “村社共建出发点是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最终的落脚点则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往服务型方向转变,实现‘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职能。”莒南县政府顾问刘景明认为,在未来几年,莒南县将以“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益”的目标规划发展现代农业,让“零收入”的村集体彻底“消失”。 村社共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王伟志告诉记者:“规模上来了之后,资金和人才就会碰到问题。农业规模化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对经营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会越发迫切,光靠供销社可能还满足不了。”对此,他希望能借助党委政府,将涉及“三农”的资金和人才有机整合到一起共同参与,那么很多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书记点评 服务型党建的有益探索 莒南县委书记 陈一兵 怎样破解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这个难题?如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我们依托供销社的流通网络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以共建项目为载体,以利益连结为纽带,深度整合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和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人才、信息和技术资源,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村级党组织+基层供销社+合作经济组织”融合发展的路子,奏出了“村社共建”的强音。 “村社共建”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农民增收、供销社和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多赢,尽管探索和成效都是初步的,但带给我们的启发却是深刻的:只有回归为民服务的“原点”,契合农民群众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村社共建”才能硕果累累,成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破题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