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 城乡共赢
在青州市区以东的“小香山”,登顶一望,只见周边“棚海连天”,颇为壮观。冬暖式大棚、箱式面包棚、小弓棚,还有厂房式的现代化温室棚等各式各样的大棚,连成一片,一眼望不到边。
面对记者的惊叹,青州市供销社主任田昭功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这片棚海是寿光、昌乐、青州三县连接而成的200多万亩蔬菜大棚,是供销合作社组织“农超对接”的生产基地,可以说是目前中国蔬菜大棚最密集的一个区域。
葫芦大王的感慨
走进青州市高柳镇马兰蔬菜生产基地,青州市供销社领办的农合瓜菜专业合作社的大棚西葫芦长势正旺。专业社社员潘学昕和妻子正忙着采摘西葫芦。潘学昕指着挂在藤上的青嫩西葫芦对记者说,“这些挂在藤上的西葫芦,第二天就能通过`农超对接'进入北京等各大城市,而下一站则是供世博会了。”
潘学昕3年前开始在青州供销合作社的引导下种植绿色蔬菜。他由于种的西葫芦质量高,有市有价,在这一带颇有名气,被村民们呼为“葫芦大王”。
现在,一个大棚每天可产七八百斤西葫芦,价格每斤7角左右,一天下来能有四五百元的收入。潘学昕乐滋滋地告诉记者,这些都得益于供销社的“农超对接”。他介绍说,供销合作社组织农户实施订单种植,蔬菜从大棚直接进超市,不用再和小商小贩打交道。进入超市,销路有保证,卖的价格也好,跟着供销社种绿色蔬菜收益高,心里可高兴了。
记者发现,潘学昕的大棚里挂有一个小方牌,上面写出明令禁用的农药名称以及基地的相关制度措施。潘学昕说:“这是绿色蔬菜基地的严格规定,俺们都严格遵守,蔬菜绝对保证都是绿色无污染的。”这样的小牌子在马兰蔬菜基地的每个大棚里都有,基地负责人潘爱玉介绍说,这个基地是上海江桥批发市场的生产基地,全部生产绿色蔬菜,供销社对蔬菜质量有严格的要求。
潘学昕对自己的西葫芦能走进世博会非常开心。
鲁菜直供世博会
要为世博会供菜,必须有一个组织站在农户前面。在山东,这个组织就是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过层层筛选,山东省供销社系统有38个瓜菜品种入选世博会基本供应品种,占入选品种的近三分之一。
苍山、青州、寿光、莘县、沂水等15个县(市、区)供销社成为第一批世博会蔬菜直供参与单位。其直供的运行体系是:供销合作社组建的专业合作社负责蔬菜的生产,供销合作社组建的公司负责流通和销售。在整个服务体系中供销合作社发挥着主导作用。
“这是真正一条龙式的体系,我们有基地与专业合作社、集散包装市场、物流团队,环环相扣,进世博会意义重大,所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工作时刻要求做到最细。”青州市供销社农产品经营服务办公室主任石玉刚说。
供应世博会的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供销合作社成立的技术部门给予指导,按照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三达标”的要求,制定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目前,青州市供销社已向世博会发货40吨。
让大棚与超市对接
田昭功告诉记者,为打造青州优质农产品品牌,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青州市供销社积极探索“农超对接”,从2008年就与北京物美商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了“山东蔬果联合采购中心”。从此,青州农民的大棚搭上了“农超对接”的快车,头天下午采摘的蔬菜,第二天一早就能摆上北京超市。
目前,青州市供销社已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50多个,成立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社20多家,积极发挥16个基层供销社的作用,形成了便捷的农产品供销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