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托管:让农民进得了城 留得住根 【导语】作为全国供销系统深化综合改革的一面旗帜,山东省供销社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推进服务规模化,构建综合性、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 【同期声】为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在外务工人员进行手机视频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老兄! 在外务工人员:嗯,你好!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那个你这边的麦子给你收割完了。今年这个产量不错啊,打了五十多袋子,亩产1100多斤,你看一下,后边还正在给你装麦子。 【正文】视频中的这位70后年轻人叫王永良,此时正在400公里外一个工地上开吊车。往年这个时候正是他麦收最忙的时候,今年人在城里,家里5亩麦子却没耽误收割。 【同期声】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洼子埠村村民 王永良 我回家这一次得用半个月,半个月就要耽误我3000多块钱的收入,我这样托管以后,比以前还省事了。 【正文】王永良所说的服务中心,是当地供销社农业服务公司和农民合作社合办的,农民没时间种地,可以把地交给服务公司,由专业人员代替农民进行“耕、种、管、收、储”等一条龙服务,农民只需交纳少量服务费,产的粮食还归自己,这就是土地托管。王永良清闲了,而负责托管的孙开强却成了最忙的人。在接下来的10天里,他的服务队要收割周边几个村一万多亩麦子。 【同期声】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为农服务中心主任 孙开强 我们和整村签订了农机作业土地托管的协议。我们现在十六台收割机在田里整体化作业,每天的收入,一台机器每天能在四千块钱左右。 【正文】别看现在生意这么好,去年他托管土地面积仅有几百亩,许多农民不买账。马槽头村是一个空壳村,90%以上劳动力在外打工,土地撂荒令人心痛,可真要交给孙开强这群年轻人,又有点不太相信。 【同期声】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马槽头村村民 孙秀迎 就觉得年轻人懂什么,老年人还有些怀疑。 【正文】要让村民认账,就得用事实说话。服务中心把托管土地集中耕种,零散土地连成片,先进机械统一作业,新技术迅速推广。规模化降成本,标准化提质量,一年下来,每亩小麦少投入100元,产量高了60公斤。 【同期声】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马槽头村村民 孙秀迎 小麦(亩产)都达到1000多斤,我过去每亩才几百斤啊。 【正文】省心又有好收益,土地托管模式迅速推广。从粮食到了经济作物,从一产到了二产三产,枣庄山亭区店子镇6万多亩枣树,90%以上都采用了这种方式,为农服务中心还提供产加销一条龙服务。 【同期声】枣庄市山亭区店子镇枣农 刘绪水 同样的枣,我们个人卖,卖个四五块、五六块,他们(能)卖到十几块,一亩地多收入四五千。 【正文】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建成为农服务中心750处,土地托管面积达到1720万亩,年底有望突破2000万亩,占全省可耕地面积的20%。 【同期声】山东省供销社副主任 许广民 土地托管是确保农民在不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进行规模化的经营和服务,并将托管中增益部分的大头返给农民,使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样一来,既使农民进得了城,又在农村留住了根。 http://v.iqilu.com/sdws/sdxwlb/2016/0614/4334613.html 守好“根”护好“叶”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既是三农改革的起点,也是改革的底线。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长久不变,这是农民安身立命的根,另一方面要规模经营,从土地上解放出更多农民。山东供销社的土地托管模式,正是培植了这样一棵大树。守住农民的“根”,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护住树上的叶儿,让农民在城乡之间自由切换职业。既保证了土地收益最大化,又确保了农民利益最大化。 http://v.iqilu.com/sdws/sdxwlb/2016/0614/43346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