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土地保姆’后,田里收入比原来多不说,每年还增加了几万块的打工收入。”6月1日,正值麦收时节,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洙边村农民刘景善不是在自家地里抢收,而是在镇上打起了零工。 刘景善所说的“土地保姆”是当地供销社提供的土地托管服务。 以往忙时在家种地,闲时到外地打工,两头跑却不落好,为了彻底从土地上抽出身来,刘景善将自家的4亩多地全托管给了当地供销社。“我干零活每天能挣100多元,一年少说都有两万多元,再加上两个孩子在青岛打工,我们全家每年光这块收入保守也有六七万元。”老刘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言语间充满喜悦。 不愿种地的不只老刘一家。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农村种地主体以老人妇女为主,已成为当前不争的事实。山东省供销社主任侯成君说,为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近年来,山东省供销社顺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趋势,坚持“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理念,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推进服务规模化,以为农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积极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为农服务体系,以全程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现代化。 开展农村土地托管是山东供销社系统的一张名片。土地托管,包括以“耕、种、管、收、加、贮、销”一条龙的“保姆式”全托管或两项以上服务内容的“菜单式”半托管服务两种方式。山东省供销社副主任许广民认为,土地托管使作业者由普通农民变成了专业队,作业对象由零星分散变成了成方连片,有利于采用良种良法和大型、新型农业机械,破解了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提高农民收益的同时,还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是为土地托管而搭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山东省供销社以县农资公司等企业为依托组建农业服务公司,联合乡镇农民合作社建设和运营为农服务中心。 在滕州市供销社(大坞)为农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综合服务大厅里农村产权交易、大田作物托管、信用互助合作、新型农民培训等窗口一应俱全,可为农民、农业提供规模化、现代化和全程化服务。偌大的农机库房里,整齐地停放着几十台大中型农机设备,正整装待发。院落内,高高耸立的自动烘干机,也已调试完毕。滕州市供销社副主任陈锡鹏说,为农服务中心一般占地20亩左右,服务半径3公里,辐射面积3至5万亩,形成了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重点开展测土配方和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贮藏或冷藏加工、庄稼医院、农民培训等6项服务,同时设立涉农部门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公益服务。据了解,去年,全省已建成为农服务中心655处,新增290处,今年正在新建380处为农服务中心,土地托管完成2000万亩以上。 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通过村“两委”与合作社干部的相互交叉兼职,他们还探索出了“村社共建”的模式。枣庄市山亭区店子为农服务中心通过与店子村、龙虎村、剪子山村“两委”合作,除流转了三个村的2160亩枣园外,还对周边村的6.8万亩枣园开展了托管服务,去年一年就实现销售5600多万元,利润21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850元,还分别给三个村集体分红7万多元,实现了村集体、供销社、村民三方共赢。据统计,去年,山东共建村已达10874个,共建项目1.5万个,为村集体和农民分别增收3.63亿元和18.03亿元,形成了强村固基、富民兴社的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