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转型期的社会化服务布局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吉宝飞 驻山东记者 李宇人 10月31日,在河北邯郸召开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土地托管新模式、“四位一体”合作机制、农村服务中心、农村流通现代化、新型农村金融……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在综合改革中的一个个创新之举和实效举措,频频被点赞。 今年4月份,在被国务院确定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省后,山东省社选取了枣庄、潍坊、临沂等6市和章丘、高密、莒南等18个县(市、区)作为试点单位,绘制了体制机制改革、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农村合作金融四项重点内容的顶层制度化设计蓝图。“同时,我们配套编制了六项重点创新提升工程: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服务规模化、农村现代流通、农村合作金融、‘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五项‘创新工程’和新型农民社员素质一项‘提升工程’,分别对应综合改革的重点工作。”山东省社理事会副主任孙国伟说。 与此同时,山东省社按照综合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工程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收到了实在效果。据统计,今年1-9月,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销售收入2929.4亿元、利润3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9.5%,其中基层社实现销售收入490亿元、利润2.3亿元,分别增长14.2%、22.8%。 “控”地谋变 创新农业服务规模化 9月,汶上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服务规范》被山东省质监局批准发布,成为我国首部土地托管地方标准。这是山东省社在土地托管中探索的创新之举。 “以土地托管为依托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是国务院和全国总社最看重的方面,也是我们这次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许广民开宗明义。 “自2010年开展大田托管以来,山东供销合作社系统都参与进来,各自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开展耕、种、管、收、售等系列化的产业链条式规模化服务,不是做生产的规模化,而是做服务的规模化,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许广民向记者诠释服务规模化的内涵,“我们制定了全省2000万亩土地托管的5年规划,以‘控’地谋变为理念,打造‘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服务品牌,以服务适度规模的众多市场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为对象,以为农服务中心为抓手,以节支增产提效为目的,开展服务规模化。” “只要有产业的地方,就有服务空间。”许广民说。山东省社在继续以“保姆式”全托和“菜单式”半托的方式加强粮食作物规模化服务的同时,今年将服务品种扩展到20个,包括莒南的花生、蓬莱的葡萄、荣城的地瓜、文登的西洋参、沂源的菊花、章丘的草莓、蒙阴的蜜桃……托管面积都大幅增加。其中,枣庄山亭区店子供销合作社托管红枣6.5万亩,占当地种植总面积的70%。截至9月底,山东全系统服务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达1.5万多个,托管土地830万亩,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全托管土地84万亩。 与此同时,综合改革以来,山东加快完善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并使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阵地。截至目前,山东已建成为农服务中心164处。其中,今年高密市社规划建设29处为农服务中心,政府负责提供土地,财政补贴100万元/个,目前已开工建设7处。 强基固本 改革组织体制机制 “今年我种的土豆产量增长了,卖给服务中心的价格比市场高2毛,每亩增收750元。我们种地比以前省心和划算了,生活也便利多了。”山东省高密市张家庄村村民张新发满心欢喜。 改变张新发生活的是胶河区张家庄为农服务中心,是由胶河生态发展区供销合作社、胶河生态发展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神泉山农产品公司、张家庄村委共同建设的综合性、“全产业链”式服务中心。除了为农民提供规模化智能配肥、大田作业、烘干仓储、收购加工等生产性服务外,还与农村商业银行合作,开展信用合作、领取粮食直补、缴纳水电费等生活服务。 “为农服务中心不仅承载着推进服务规模化的重任,还是实施‘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的平台。”孙国伟表示。去年9月份,山东省社开始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凭借“四个共建”(即共建农民合作社、共建商品基地、共建发展项目、共建干部队伍)构筑基层社、村“两委”、农民合作社和信用互助社“四位一体”的合作机制。 “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孙国伟向记者讲述山东省社的综合改革部署之一:“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山东省社将‘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作为实施‘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工程’的抓手,改革基层组织体制机制,在全省推广开来,并且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日前,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据统计,截至目前,临沂等13个市和53个县(市、区)政府对此已专门发文作出安排,参与共建村已达3012个,交叉任职719人,共建项目达3859个,助农增收5.3亿元,村集体增收8779万元,今年有望帮助村集体增收上亿元。 9月30日,高密市社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县级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市编办登记其为事业法人单位,并赋予相应职能,与供销合作社“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这是山东省社推进“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工程”的又一举措。 为加快基层组织体制机制改革,山东省社大力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建设,自下而上组建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同时,山东省社还加快联合社组织改造和职能转变。山东省社内设机构调整已报省编委,待批准后实施;潍坊寒亭等县(市、区)社已按照方案要求相应增加了科室和编制;临沂市社新增8个公益性岗位,高密等县(市、区)社已被批准设置公益性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选聘专业人才。 截至目前,全系统已领办农民合作社8096个,入社社员达100多万户,已重点为100多家省级以上示范社设立“三部一中心”(生产服务部、现代流通部、合作金融服务部和综合服务中心)。已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95家、镇级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30家、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7家。目前,已完成未覆盖乡镇的80%,预计今年可在全省范围实现基层组织乡镇全覆盖。 与此同时,从信息共享的联合采购龙头企业、“放心农资工程”、高毒农药储备管理到规范发展信用互助社、组建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社在流通现代化、农村金融两大重点领域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把会议开在田间地头,这个做法成为山东省社推进综合改革的“法宝”。基于此,半年来,山东省社的综合改革呈现计日成功之势。“哪里有好的做法,我们就组织市、县社主任到现场学习,总结可复制做法,查找不足,然后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复制推广。”许广民表示,这些年他们取得的成绩都与这个做法分不开,今后会继续坚持,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临沂市社体制机制改革 “村社共建”助“三农” 村社共建,构筑“基层社+村‘两委’+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社”四位一体合作机制,将供销合作社的技术、资本、渠道等经营优势与村“两委”的组织优势相结合,创新基层组织体制机制,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10月30日,山东省莒南县相沟镇相沟村的天空飘着蒙蒙细雨,相沟村村民刘春民来到曙光农业服务合作社,登记了房屋维修用工需求,签订了用工合同。两天后,劳务专业合作社将派专门维修人员到刘春民家进行房屋维修。今年,相沟镇供销合作社、相沟社区“两委”共同组建了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置了社区办公、党员电教、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等公益性职能和农民合作社、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等经营性职能,让农民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内容。 此外,相沟镇供销合作社、相沟社区“两委”还共同出资成立了聚农土地流转合作社和曙光农业服务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劳务服务等农业规模化经营服务业务。聚农土地流转合作社将有流转意愿的一家一户的零散土地信息汇总在案,纳入合作社土地流转平台,将土地整合后流转给涉农企业、种植大户经营。村集体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每亩地可获得20元的组织服务费。曙光农业服务合作社将全镇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劳动力组织起来,为农民、村集体、农业生产基地、企业等提供生产加工、家住维修、田间托管、绿化保洁等生产生活的系列化服务。合作社通过中介服务,可获得用工方支付的组织服务费。同时,村集体按出资比例,参与以上两个合作社的年底分红,预计年增加收入9万元。 相沟镇供销合作社与社区“两委”共建社区服务中心、农民合作社,密切了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系,不但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也增强了基层社为农服务的能力。这也是临沂市社实施“村社共建”的缩影。 四个结合 构筑“四位一体”合作机制 去年9月,临沂市社在全省率先探索“村社共建”,构筑“基层社+村‘两委’+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社”四位一体合作机制。“‘村社共建’是将供销合作社的技术、资本、渠道等经营优势与村‘两委’的组织优势相结合,共建为农服务中心、农民合作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等项目,创新基层组织体制机制,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临沂市社供销合作社副调研员王言国如是说。 “村社共建”主要依托四个结合:一是与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相结合。“第一书记”工作是2012年山东省按照中央、省委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在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单位中选派扶贫科技特派员,到贫困村协助“第一书记”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的行动。通过引导省、市、县三级“第一书记”积极与供销合作社对接,聚集派出单位资源,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优势,大力发展村社共建项目。二是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相结合。推进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和农民合作社“三进”工程,完善各类便民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农民生活服务区和生产服务区的项目建设。三是与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相结合。积极发挥当地产业优势,通过与村“两委”合作,组织农民有序开展土地托管,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产业链。利用供销合作社营销渠道,帮助农民解决“卖难”、“卖贱”难题。四是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依托日用品和农资网络,将经营终端向村级延伸,畅通日用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 在临沂,“村社共建”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临沂市社已在655个村居共建1754个项目,选派87名村干部与68名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进行互挂交流任职,增加村集体收入3670万元,助农增收1.07亿元,为基层社增加资产4883万元,实现利税2095万元。 共建项目 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现在农民最好了,种地不愁,什么收益高就种什么;销售不愁,年收入也增加了,而且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这要感谢供销合作社。”莒南县莱沟村党支部书记石传波高兴地说。去年,莒南县石莲子镇供销合作社与莱沟村“两委”共建优质农产品发展基地,发展草莓和非洲菊种植。石莲子镇供销合作社提供技术、农资、销售渠道等支持,村委会组织群众、协调土地流转等事宜,前期流转的200亩土地亩均收益达到了往年的十多倍。“如今,在农民眼里,供销合作社已经成为大家增收致富的‘领路人’。”石传波说。 莒南县洙边为农服务中心大厅干净整洁,以白、蓝色调为主,设有便民服务厅、农民培训中心、农业机械化服务、粮食烘干储存、农资精准化服务五大服务功能区,集智能配肥、大田托管、粮食烘干储存、农机化服务、日用品联采直供、技术推广和培训、气象预报等服务于一体。莒南洙边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庞立虎介绍,洙边为农服务中心是由洙边镇供销合作社、洙边村“两委”、博丰家庭农场共同组建,年可获得农资供应、大田托管、粮食烘干等服务性收入482万元,实现利润35万元,社区集体年可增加经营性收入13万元。 综合改革启动以来,临沂市社作为山东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临沂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临沂市社获得85亩的建设用地指标,莒南、临沭、河东3个试点县区社获得125亩土地指标用于项目建设;供销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所购置的农用机械、智能配肥等设备,享受财政贴息补助;统防统治、测土配肥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优先安排供销合作社实施;市财政出资1000万元支持临沂市社组建融资担保公司。 潍坊市社规模化服务 为农民打工的“放心管家” 潍坊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土地托管”,坚持“控地谋变”理念,加快服务规模化步伐,真正做到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 时下,山东省潍坊市社托管的5万亩机采棉采摘接近尾声。机械化采摘棉花是潍坊市社在推进综合改革以来的新成果。自今年6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潍坊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土地托管”,坚持“控地谋变”理念,加快服务规模化步伐,书写出了一曲规模化服务的新篇章。 “老百姓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就达到什么样的规模化。”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长坤在采访中表示,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践行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初衷。 服务中心 以点带面成规模 今年的土豆刚出地,潍坊市寒亭区固堤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主任朱恒礼就给农户们算了一笔“热乎账”,把农户自己种一亩地的情况和土地托管规模种植一亩地的情况明明白白地对比了一番,综合效益间的差异跃然纸上——种植一亩土豆,按平均产量5000斤计算,农户自己种植一亩土豆产值4000元,纯收入2080元;全程机械化种植土豆按每亩产值4000元计算,纯收入为2880元,比农民自己种植收入提高了800元。去除托管服务费用后,每亩可净增464元。 通过不断完善“保姆式”全托管模式,灵活推进“菜单式”环节托管服务模式,以为农服务中心为平台推进土地托管,已成为山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实践的一把利器。如今,它已是潍坊市社实施综合改革,推进规模化服务的重中之重。截至9月底,潍坊市系统建设为农服务中心40个,土地托管面积156万亩,其中全托服务面积9.5万亩,环节服务面积146.5万亩,已涉及小麦、玉米、棉花、土豆、大姜、瓜果、苗木等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目前,潍坊市80%的基层社已参与到农业服务规模化工作中来,并计划于2016年底实现托管土地350万亩。 朱恒礼告诉记者:“潍坊市社的土地托管以为农服务中心为依托,先在示范基地进行套餐种植试验,成功后再在农户中进行推广,以点带面地推动服务规模化。” 6月以来,潍坊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快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对固堤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进行了规范提升,高里、朱里、河滩、双杨4个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建设农机具仓储维修设施,购置增加和社会整合农机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并抓好农产品恒温库扩容改造。高密市供销合作社在财政及上级社的支持下,在原建制29处乡(镇)各建设一处为农服务中心,其中现有建制镇(街区)建设规模为占地20亩左右,服务半径3—4公里,服务耕地面积3—5万亩;其他中心社区(被合并乡镇)建设规模为占地15亩左右,服务半径2—3公里,服务耕地面积3万亩左右。 如今,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后按照“前厅后院”模式规范提升的固堤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内,随处可见“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标语。从整合土地、良种推广、测土培肥、深耕细耙、机械精播,到统防统治、节水喷灌、机械收获、加工储藏、产品销售和利益分配,为农服务中心通过各环节的土地托管项目进行标准化规模种植,解放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科技推广力度,服务“最后一公里”,真正通过各项服务实现了“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 社属企业 以实力助推托管 为着力推进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潍坊高密市社在升级为农服务中心的同时,还依靠社有企业推进土地托管。“我们正在由传统的卖农资向卖服务转型”,高密市社社有企业高农生产资料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仪亮介绍道,“从农资供应到测土配肥,通过一步步摸索,现在我们把土地托管作为重点。针对在智能配肥服务中心的具体检测结果制作作物套餐,配合我们的农资供应等优势进行土地托管。以企业实力助推土地托管,以服务提升农资经营。” 今年以来,高农生产资料连锁有限公司为了推动精准施肥、科学用药,注册成立了农化服务中心,在全市设立了56处农业技术服务站(点)。此外,还组建了专业技术队伍,为农民免费提供测土配方、建立测土档案、指导科学施肥用药等全程农化服务,并将此作为资深推动土地托管的优势和重头戏。公司还投资参与建设了6处“前厅后院式”为农服务中心,成立了农药喷施、测土施肥、农业机械、收储、农技等服务队,由作业队负责对成方连片的大田作物进行机械作业,提高了当地农作物种收的机械化水平。同时,公司通过新成立的米高农产品公司及高农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中,建设了农产品基地及恒温库等冷链物流系统,并在63处直营连锁店建立了质量可追溯系统,使农资商品的流向一目了然,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截至目前,在基层社、村“两委”的共同组织下,高农生产资料连锁有限公司已对7万多亩土地实施了托管服务,在打响供销合作社“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服务品牌方面不断向前迈进。 枣庄市社流通现代化建设 龙头企业与综合服务齐发力 邻里中心——枣庄市社创新发展流通现代化的新型服务模式。它让老百姓实现了一栋楼内可完成“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娱”,甚至公共缴费、幼儿园、洗浴等生活服务的全覆盖。 10月下旬,山东贵诚集团系列微信订阅号开始上线试运营,意味着从2015年元旦开始,枣庄用户只要用手机刷二维码关注贵诚集团相关门店,就可以及时收到各类促销信息,部分商品还将实现线上交易。 近年尤其是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依托社属龙头企业贵诚集团、滕州超市公司带动,枣庄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抓住新型城镇化为供销合作社发展经营服务网络提供的重要契机,创新发展流通现代化,打造“邻里中心”等新型服务模式,着力建设产销有机衔接、运行高效顺畅、质量安全可靠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以此来不断拓宽供销合作社服务领域。 邻里中心 创新供销综合服务新模式 在枣庄薛城,要想在一栋楼内完成“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娱”,甚至公共缴费、幼儿园、洗浴等生活服务的全覆盖,非薛城邻里中心莫属。 早在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之前,枣庄市社就加快创新服务步伐,在新型农村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中,成功建成一批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应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生的集中居住和分散经营的矛盾。经营面积2万平米,集购物休闲、美食娱乐、便民服务于一体的薛城邻里中心,就是采用新加坡新型社区服务理念,参考苏州邻里中心的运行经验,根据业态组合打造的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新项目,也是山东省内第一家邻里中心。 在创新服务模式的摸索中,枣庄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快镇、村服务中心布局,力求做到新型农村社区建到哪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就跟到哪里,经营服务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运营。目前,滕州级索姚庄、山亭区紫荆花、市中区西王庄、峄城区丰鑫社区等新型社区服务中心的典型均已得到普遍认可。 此外,枣庄市社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功能。在传统日用品、农资经营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设置合作医疗、信息服务、幼儿教育、农家书屋、养老金代发等服务项目,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城里人的便捷生活。目前,全市系统已建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35处,辐射村庄360多个,受益农民近60万人,成为全市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服务新型城镇化流通的重要力量。 城乡并举 全力构造龙头流通网 为构建高效有序的现代流通网络,枣庄市社从整合经营资源做起,用现代流通方式嫁接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坚持龙头带动,联合发展,依托社属龙头企业贵诚集团、滕州超市公司带动作用,积极与区(市)社在资本、技术、经营等方面开展联合合作,有效增强了对城区市场的控制力和配送力。同时,积极与基层社合作,强化对流通网络的辐射带动,开展联合经营,推进共同发展。 在贵诚集团农产品加工车间内,“贵诚”、“七珍坊”等自有品牌的“拳头产品”——贵生枣、香酥煎饼以及各色干货的分拣包装工作有序进行,并随之会被发往全市各门店以及家乐福、沃尔玛、北京物美、深圳万虹等全国各地市场。贵诚集团经过21年的发展,已从开业之初的单一百货零售商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资产总额8亿元、员工5000余人、经营面积25万平方米的现代商贸集团。集团现下设5个主力店、6个分公司、10个子公司以及各类直营、加盟店300余家。它已成为枣庄市社构建现代流通网络的重要抓手。 “贵诚集团超市的60多家直营网点中,有一半分布在乡镇,基本已成为当地的龙头型综合超市。200多家加盟店覆盖村级网络,在满足农村消费品需求及发展日用品网络、服务‘三农’方面不断努力”,贵诚集团副总经理、超市公司总经理孟凡海告诉记者。此外,超市公司还运用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提升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现代化水平。 同时,枣庄市社重点围绕中心城区、区(市)驻地、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面”,建设日用品、农资、农产品和再生资源“四大网络”,打造以中心城区、区(市)驻地主力店为龙头、大型社区和乡镇直营店为骨干、新型农村社区网点为基础的城镇化流通服务网络。初步完成了中心城区和区(市)驻地大型购物中心建设布局,薛城邻里中心城市综合体、台儿庄贵诚大卖场及山亭贵诚商贸园已建成运营。 此外,市社还大力推进连锁化、品牌化。继续实施超市“三进”工程,在大型社区、乡镇建立直营店、加盟店,开展业务连锁经营,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网络支撑带动商品网络的运用和发展,提高网点覆盖率和商品配送率,逐步形成了业态多样化、经营连锁化、管理规范化的流通网络,建立了完善的城乡一体、上下贯通的全市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