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供销超市解放街店外景 编者按:在中国农村,凡是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人,大都对供销社有着深刻的记忆。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供销社几乎与每一个农村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30多年过去,农村的变化天翻地覆。现代流通的触角,早已延伸到以前未曾到达的广袤乡村,改变着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农村流通面貌。有着辉煌过往的供销社,是否在因时因势而变?又能否主导农村现代流通新格局?请看记者来自山东的调查。 现如今,供销社不仅面积大了、商品多了,物流配送早已“鸟枪换炮” 山东省梁山县杨营镇,拥有三层楼面6600多平方米的水泊商场,是镇上最大的商场。这里经营的商品多达1万余种,年营业额有1600多万元。当地人都知道,它还有另一个名字:供销社。 “刚买的肉、芹菜,准备回家做饭,现在是随吃随买,每天都能吃上新鲜货。”年过半百的个体户杨军,越来越享受这样的生活。“县城大商场里有的,在这都能找得到,不用出乡镇,也有城里的生活品质。” 出生在计划经济年代的杨军,对供销社并不陌生。要是搁在前些年,他宁愿多跑些路,也不愿在家门口买东西。“早年间一针一线一块糖都得靠供销社,可供销社就是一个柜台一杆秤,面积不大,东西不多。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好了,供销社就渐渐地不行了,买东西要么得去县城,要么就在个体小卖部。” 80岁的赵庆珠,老当益壮。这位水泊商场的“掌门人”,上个世纪50年代就进入供销社系统。当时,他推着小推车,一个村一个村地给供销社的代销点供货。凹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留下了赵庆珠数不清的足迹。 今昔对比,供销社不仅面积大了、商品多了,物流配送早已“鸟枪换炮”。水泊商场12个农村直营店的全部商品、246个加盟店50%的商品,都由梁山县供销社水泊商场物流配送中心统一负责。 “哪个点需要进什么货,都通过电脑系统汇总到‘后台’,然后直接与供货商对接。”在水泊商场物流配送中心,家电仓储、日用品食品仓储和冷链仓储都有明确分区。负责人韩同贵打开电脑,查看当天的情况。“有些大件商品,农村各营业网点摆的都是样品,农民朋友到店里选好,订单会通过电脑系统传到这里,我们直接给送到家里。” 梁山县供销社还与县内的一些蔬菜瓜果基地签订了协议。每天下午,配送中心的货车都会按时来这些基地,统一采购各种生鲜产品,运送到冷链仓储中心。转天一早4点,货车满载生鲜会赶在各网点开门之前,完成所有配送工作。“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现在已经基本覆盖农村,并初步形成了一张物流配送网络。”在供销社干了一辈子,赵庆珠经历过供销社的辉煌,也见证过它的沉沦。 利用网络、手机、团购等渠道,搭建起对接城乡的双向流通平台 时代在变,农村在变,供销社也在变。 谁也没想到,革命老区临沂的大煎饼,也能成为淘宝店里的热门商品。作为临沂市供销社的员工,孙思永负责网店运营。虽然时间不长,但牛刀小试,已经尝到甜头。 自去年11月上线试运营,临沂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月销售额达到600余万元,这让孙思永心里乐开了花。“截至目前,我们最好的成绩是一周时间创下销售5万单的纪录,成交额300万元。” 在临沂,供销社主办的“菜润家”同城配送公司也已经闯出了一番天地。它的工作目标,是开拓从生产到消费终端、从基地到餐桌的直达通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菜润家”已经拥有120家团体配送客户和7600余个宅配套餐户。 “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手机、团购等多种渠道,线上订购,线下配送。”对于目前的运行情况,负责人徐鲁科觉得还算不错。“我们在沂南县规划的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面积1000亩,一期项目400亩,有161个现代化果蔬大棚和智能育苗棚。” 计划经济时代的垄断不再,今天的供销社,面临的是农村流通渠道多样化、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挑战。孙思永和徐鲁科希望实现的,是搭建起“工业(日用)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供需流通平台。 “它要为农民提供专业农具、农药、种苗、服装、日用品甚至还有村民创业贷款与培训、出行酒店、车票预订等服务;同时要把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产品推广销售出去。”对于平台的构想,孙思永和徐鲁科非常一致。“说简单点,就是要搞清楚农村人愁啥、城市人想啥,然后给它对接起来。” 从直营店建设到试水电子商务,供销社系统近年来的改革大刀阔斧,创新从未止步。但对于这家“老店”来说,转型的路上难免有阵痛。能否在农村现代流通格局中站得稳,并重现曾经的辉煌,最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其自身。 “老弱职工多、债务负担重、机制有弊端、思想认识滞后等等,甚至有些人觉得供销社已经没有用武之地。”受访的一些供销社职工坦言,经历了辉煌与没落,供销社还有不少历史遗留的包袱待解。“农村点多面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供销社当下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是在迅速变化中的农村如何整合原有网点、合理布局现代物流体系。” 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曾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供销社,若要真正融入现代市场,仍需尽快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完成经营理念和组织结构的转变。 不管农村流通环境怎么变,都得围着农民转,知道农民愁啥需要啥 秋种时节,梁山县黑虎庙镇房那里村种粮大户张季银正忙着买化肥。照往年的习惯,他的首选便是供销社。“每吨比别家便宜两三百块钱,一个电话就能送货上门,关键是供销社的牌子硬,咱用着放心。” 更让张季银觉得舒坦的,是供销社不仅能提供农资,还能帮着他卖粮。 “300来亩地,一年能产个几十万斤粮食,家里又没有存粮的地方,只能收了就卖。”过去一到收获季节,种粮大户们都赶着卖粮,有时候车都雇不着,张季银也没少犯愁。“现在就找供销社,他们给运给卖,价格还能高出几分钱,我今年就通过他们卖了22万斤小麦。” 在黑虎庙镇供销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传送带正将小麦源源不断地送上大卡车。仅9月25日一天,就有150吨小麦从这里运送到梁山水浒面粉厂。 中心主任李明东在基层供销社已经干了28年,现在搞起服务来,也是顺风顺水。“以前不兴用化肥,农民都是用自家的土肥,农产品收购也主要是收粮食,现在各种农资都有,收购品种也扩展到蔬菜、瓜果。” 像黑虎庙镇这样的综合服务中心,梁山县的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十里八村的农民,都觉得“供销社又回来了”,而且比以前干得更好、更让人放心。这不,张季银跟李明东又提了新要求,希望供销社能上一台粮食烘干机,这样农民的粮食就算来不及卖也不怕烂。李明东也当场打了包票:“明年等你小麦熟了,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供销社的根在基层,农村流通环境的变化改变着供销社,供销社的变革也在影响着农村流通环境。”梁山县供销社主任李波认为,农村流通环境不管怎么变,但有一条绝对不会变,“就是必须围着农民的需求转,做好农民与市场连通的桥梁”。
|